年希尧是什么人?一个被人忽略的清朝斜杠青年
年希尧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多个专业都能有所建树,有所成就的人,我们现代称之为斜杠青年。但是这样的青年并非只有现代才有,在古代也是存在的。比如年希尧便是清朝的斜杠青年,年希尧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是说起他的哥哥年羹尧可能大家都知道。
年希尧在清朝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他的哥哥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他的小妹是皇贵妃,而他自己也是出身在官宦世家,可谓是妥妥的官二代加富二代。他自己在家族最辉煌的时候也是官至二品大员工部侍郎。不过,年希尧对于做官貌似并不感兴趣,他有着自己的爱好,做官时经常和太医院的人讨论医学问题,没想到他的个人爱好居然让他写成了几本很有名的医术,他汇集整理了《集验良方》6卷、《本草类方》10卷,这几本书在1724年的时候出版了,而且这几本书居然成为了当时学医的人非常看重的参考书,作为一个非学医出身的人在医学上能够有此成就真是不可思议。
可惜,在1725年的时候,他的小妹皇贵妃病死了,又过了一年,年羹尧也被雍正赐死,就这样年希尧也被连累了,直接从巅峰进入了低谷。原本就对做官不是很感兴趣的年希尧,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应该换一种活法,他想着自己能够在医学上出书,那为什么不能在其他领域也开始研究出书呢?
他原本就是很喜欢古琴,而且自己还是广陵琴派的传人之一,他就像在古琴上进行专研。在1711年的时候,年希尧就对《五方元音》这本书进行了增补,从原本的8745个字增加到了10385个字,这次他又开始进行进行增补,最后他将字数直接增补到了33763个字,在1727年出版后他的《重校增补五方元音全书》开始广为流传。
这几本书的流传,让年希尧下定决心自己还是应该走出书这条路,之后他又根据《通鉴纲目》为母本,编写了论述中国历史年代体系的《纲鉴甲子图》,没想到这本书又在1729年被罗马翻译成《中国历史年表》,在国外都引起了轰动,引起了欧洲汉学家的关注。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并没有,他从医学转到音乐在到历史,都出书了而且都获得了一定的荣誉,现在他开始对美术下手了,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对科学下手了。此事要从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说起,郎世宁是非常擅长透视画法的,他从国外带来的一本讲解透视的书,送给了年希尧。年希尧看了之后觉得这本书非常不错,但是图太少了,他想对这本书进行改进,他就自己画了几十幅图,而且还从几何学、光学等知识上进行讲解,就这样他把自己所做了内容又出成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视学》,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的很多说法都是沿用至今的,比如我们现在说的“地平线”都是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到的,而且当时的他已经开始使用二视图,可见年希尧有多厉害。
原以为他这辈子就应该写写书度过余生了,没想到在1730年的时候,雍正又开始叫年希尧做官了。年希尧被任命为景德镇的督陶官。喜欢跨专业的年希尧又对陶瓷下手了。当时,珐琅彩瓷的原料都是要靠外国进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年希尧不断的进行研究终于研究出了新的技术,寻找到了制取原材料的方法,而且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又重新增加了10多种的釉色。他主持烧制的瓷器纯正清雅,被人们称之为“年窑”。
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斜杠青年,他的跨界十分丰富,从医学到音乐、历史、数学、陶瓷,但是貌似很少有人记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