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信为何假装失语?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大家好,说起杨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978年,也就是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赵光义得到奏报,掌管禁军十几年的殿前都指挥使杨信病重。同时,赵光义还得到了一个让他吃惊消息,身患哑疾十几年的杨信居然能够开口说话。所谓哑疾就是哑巴,不能说话。杨信突然能说话,并不是什么医学奇迹,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失语!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杨信本名杨义,是瀛洲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市。杨信出身行伍,后周时期就在赵匡胤手下效力,算是赵匡胤的嫡系。北宋建立后,杨信历任权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铁骑、控鹤都指挥使等职。乾德三年(965年),杨信升官,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地位仅次于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在任期间,杨信深得宋太祖的赏识,然而到了乾德四年(966年),杨信却得了“失语症”,无法说法。赵匡胤闻讯后,对杨信非常关心,不仅亲自去探病,还“赐钱二百万”。杨信并没有因为失语而丢掉官职,反而得到了升迁。一年后,杨信被授予静江军节度使的头衔。又过了一年,“迁殿前都指挥使,改领建武军节度”。
至此杨信成为北宋禁军殿前司的最高统帅,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赵匡胤对他非常信任,史书称“信虽喑疾而质实自将,善部分士卒,指顾申儆,动有纪律,故见信任,而终始无疑焉”。杨信虽然没法说话,但却能指挥将士,向皇帝奏报。原来杨信通过一个名叫田玉的孩子,作为自己的翻译,“书掌为字,玉因直达其意无失”。
开宝九年,赵匡胤离世,赵光义继承皇位,即宋太宗,他依然任用杨信掌管禁军,“改镇宁军,并领殿前都指挥使”。两年后,杨信病重,他在临死前一天,突然开口说话。赵光胤“闻而骇之”,赶紧来到了杨信的府第。杨信哭着向皇帝谢恩,“遭遇两朝,恩宠隆厚,叙谢感慨”。赵光义安慰了杨信,还赏赐了一些东西。
直到此时,人们才明白,原来杨信自966年开始,一直装哑巴,居然装了12年的时间!那么杨信得到两朝皇帝的信任,身为禁军统帅,为何却要装哑巴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杨信装哑巴纯粹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至于其中的缘由就要从北宋建立开始说起了。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的禁军殿前司的统帅,是利用兵变夺取皇位的。
自赵匡胤称帝以后,他就一直对禁军不放心,既然自己可以篡位,那么就意味着,其他禁军将领也能像他这样。因此赵匡胤对禁军统帅非常不放心,搞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同时对禁军进行了改革,将二司分为三衙,禁军不设最高军职。即使是这样,赵匡胤依然不放心。
965年,殿前都虞侯张琼被人诬告,赵匡胤不辨真伪,将其处死。要知道,张琼可是赵匡胤的嫡系,当年还救过赵匡胤的命!张琼死后,接任殿前都虞侯正是杨信,论关系、功劳,杨信远不及张琼。有了张琼的前车之鉴,杨信谨小慎微,被迫装聋作哑,通过这种手段来躲避赵匡胤的猜忌,这才让他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