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主父偃发迹后为何与亲戚断绝来往?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主父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主父偃齐地临淄人,家境贫寒,聪慧好学,博闻强记。先后学过道家黄老学说、儒家春秋大义、纵横家巧言善变。知识渊博原本是件好事,到主父偃身上却成为阻挡它入仕的障碍。
在讲究学术纯洁性的汉朝,知识体系丰富往往代表着知识杂而不精。所以,汉朝诸子百家纷纷视主父偃为异类。没有人愿意给主父偃一个尝试的机会。眼看三十多岁的人,还是处在游学于燕赵等地的落魄状态。
没有收入来源,经常吃上顿没下顿,父母不拿自己当儿子,哥嫂不拿自己当兄弟,人见人躲。
因缘巧合下,主父偃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一跃成为大汉王朝的红人。从此,主父偃开始倒行暴施的一生。
对外人采取阴狠的方式疯狂打压敛财,对亲人用散金断交进行羞辱。风光数年后,主父偃在草草地走完自己昙花一现的人生。司马迁给主父偃的评价的“悲夫”。
主父偃是穷人逆袭的典范,司马迁及后来的史书,却纷纷对主父偃表达出一种不屑的同情,说此人才有余而德不足。
我觉得这种观点未必正确。
所有的道德文章中,对穷人的批判都是建立在对穷人的不甚了解。真正的穷人又岂能会将自己痛苦不堪的过往书写成章。
金钱让世界变得“单纯可爱”
我想,没有一个发迹的穷人,会用文字将过去的苦难日子绘声绘色,言之有物地表达出来。因为人类潜意识,会对过去的伤痛会开启自我保护机制。所有对穷人的褒扬都是穷人以外群体,站在“上帝视角”对穷人的理解。
人们时常觉得,世界日渐趋向于变得复杂。然而转念一想,世界又变得单一而有序。物质生活的丰富,让人类生活纷乱不已;对金钱的重视,有让人际关系变得单纯可爱。
站在21世纪的文明顶端放眼望去,没有任何一件“金钱”无法解决的事情。足不出户,外卖上门服务,只要你动一动手指,立刻会有人鞍前马后为你服务。
经济学上称之为“价值的标准化”。将物质世界所有的事物,用统一的金钱作为衡量,抛开所有的人情与道德的制约因素,用契约精神来维持社会的运转,应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再说回主父偃“散金断交”的故事。一个人发迹前,没有感受到来自亲情友情的呵护,在他飞黄腾达后,又有什么理由要与曾经冷漠自己的人群相亲相爱。
司马迁是史官世家出身,虽然处在无油可揩的位置,但衣食无忧温饱足矣,又怎么能理解主父偃悲惨的人生经历。
司马迁要求主父偃有理想有人情味,无异于是道德捆绑。
穷人不过想体验富贵的忧愁而已
主父偃与所有穷人(包括笔者)一样,没有钱的时候,人生只有一个理想,那就是赚钱。
或许,你会嘲笑这样低端的理想。既然我敢说出来,就说明早已对嘲笑产生抗体。没有钱,还谈什么理想、幸福、情怀、追求。
有一次,与农村出身的朋友相聚。醉酒后,朋友大哭生活太难。大家相互劝慰说,穷有穷的难处,富有富的忧愁。
朋友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他说,他很想体验一次大富大贵的忧愁。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会随便去劝慰一个人。
我已经年过40岁,从23岁大学毕业,不敢说阅历丰富,也确实见过一些人,经历过一些事儿。
那些整天嚷嚷着,只要员工好好干,一定给加薪升职。员工等到的结果,往往是一句“公司最近比较困难,大家再坚持一下”,最后是公司破产,老板请你吃顿散伙饭。
那些曾经山盟海誓的青年男女。男的没有干大事的能力,女的容颜褪去后。理想能够让人亦如初恋吗。
两千年前,管仲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穷人要有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给穷人强加理想。所有与穷人空谈理想的,都是道德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