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智力低下却被选为太子,司马炎就没有看出这儿子智力有问题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炎选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我们对做皇帝标准的认知上,能力是作为这个人是否能做皇帝,以及能否做好皇帝位首要的评判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智慧方面。如果皇帝没脑子的话,那是真的没救了。不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难免会有特殊,比如晋朝的时候,就曾经出过这样一位没脑子的皇子,他就是西晋孝惠帝司马衷。
这位晋孝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公认的缺心眼,甚至到了智力有问题的地步。比如最有名的‘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就是在他身上出现的。
如此智力低下的司马衷,当初是怎么被立为太子的?难道那个时候,建立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没有发现太子司马衷的智力有问题吗?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智力低下的司马衷在当初是怎么被立为太子的。
司马衷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一生共有18个儿子,其中活到成年的只有8个,在这其中虽然都活到了成年,但是大部分都英年早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因为长子司马轨两岁时夭折,次子司马衷就成了长子。自古的礼法,就是讲究立长,所以晋武帝司马炎在司马衷年仅八岁时就将他立为太子。
那么,当时晋武帝司马炎,就没有发现太子司马衷的智力有问题吗?
司马衷智力低下,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是知道的。但因为太子司马衷毕竟是太子,晋武帝司马炎并没有因为司马衷智力低下而放弃他。在晋武帝司马炎看来,智力是可以进行逐渐培养的。不过因为太子司马衷智力低下,司马炎还是对太子司马衷有所担心的。担心太子司马衷以后继位,会丢失了祖宗们辛辛苦苦开创的的家业。
因此晋武帝司马炎,当时为了测试太子司马衷的思维能力,便出了几道题测试太子司马衷,并限太子司马衷三天之内交卷。
太子司马衷在拿到题目后,因为自身的智力缺陷,根本看不懂题目,就别说了作答了。不过,太子司马衷看不懂不要紧,有人会帮太子司马衷答题。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子司马衷的妻子,太子妃贾南风,贾南风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在看到题目后,她也不会。不过她不会不代表别人不会,于是贾南风便找了几位十分有学问的老先生,帮助太子司马衷答题。
在几位十分有学问的老先生的帮助下,太子司马衷在规定时间内,向父亲晋武帝司马炎交了答卷。父亲晋武帝司马炎在看完太子司马衷的答卷后,对太子司马衷的答卷十分满意,认为太子司马衷的思维还是清楚的,也就对太子司马衷未来继承皇帝表示放心了。
但是在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位,由于许多事需要孝惠帝司马衷决策,智力低下的他,当然是应付不来的,因此闹了就很多的笑话。
其中就有后来最为著名的那句话,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在孝惠帝司马衷在位期间,有一年赶上闹灾荒,导致老百姓们没有饭可以吃,因此便有很多饿死的人,有一位大臣将灾荒这种惨状报告给了孝惠帝司马衷,让孝惠帝司马衷决策,接下来该怎么应对灾荒,可是孝惠帝司马衷却对这位报告灾荒的大臣说道,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的意思是指,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将肉放到粥里,做成肉粥吃呢?听完孝惠帝司马衷这句话,报告灾荒的大臣哭笑不得。灾荒之年,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肉,即便有肉,也会先落到皇家或是朝中大臣的家中,灾荒之年,能顿顿喝粥,保证不被饿死,就不错了,如果能喝肉粥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饿死了,由此可见,说这句话的孝惠帝司马衷是多么的没有脑子和糊涂。
孝惠帝司马衷在位时,十分信任皇后贾南风,因此皇后贾南风得以掌握大权,甚至在有些时候伪造孝惠帝司马衷的诏书。因为贾南风的专权和迫害,在公元291年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历经十五年。在公元306年,才八王之乱真正结束。
在八王之乱真正结束的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307年,在这一年的一月八日夜里,孝惠帝司马衷去世,终年四十八岁。相传孝惠帝是被弟弟司马越毒死的,孝惠帝司马衷去世后,弟弟司马炽继位,史称晋怀帝。
而西晋王朝在历经八王之乱后,国力逐渐衰弱,使得西晋王朝没过几年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