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周瑜如果没有早死的话,周瑜能不能超越诸葛亮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周瑜和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既生瑜,何生亮!”

  相信提到周瑜和诸葛亮二人,大部分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一定是这句话,但扪心自问,我们将周瑜和诸葛亮放在一起比较,是不是有点强求了呢?从有关三国历史的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周瑜更偏向于带兵打仗的将军,而诸葛亮则更偏向于一位政治家,我们将这两位主要职责都不同的人强行放在一起,已经是相当不负责任的表现了。

  所以,如果真的要比,我们不妨从治军和治国两方面来分析他们两人各自的优势,这样也会相对有说服力一点。

  首先是治军,我们虽然称诸葛丞相更偏向是一位政治家,但他过往时期在两军对垒时创造过的丰功伟绩相信大家也很清楚,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但对于周公瑾而言,毫不客气讲,他的军事才能肯定是能够压着丞相一头的,但这也仅限于军事方面,至于现在网上动不动就有人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讲述周瑜如果不死会怎样搅动三国风云,又怎么将诸葛亮踩在脚下这样的龙傲天剧情,我还是相对抵触的,因为我认为周瑜虽然强,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弱点的,这与真正的主角诸葛丞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

  赤壁之战自不用说,现在还有什么借东风之论的读者,我劝你耗子尾汁。

  可能又有朋友要说了,周瑜早年不是跟着孙策的吗?而且当时也没有传出什么周瑜的正面战绩,不过是在真正的雄主孙策身边打下手的而已。其实不然,我们在史料中几乎无法找到周瑜前期有什么失败的作战,而且从之后他在军中的声望来看,自然不会像我们猜测的那样是“打下手”的。

  再者说,周瑜在临终前给孙权提出的“吞刘,并张,联马”的建议,或许现在看来都未成形,但在后世的史学家眼中,这条建议的重要程度甚至要比诸葛亮的隆中对高上不少,如果周瑜没有英年早逝,而是慢慢贯彻了自己的这一想法,恐怕刘备还没等到夷陵就已经先告别历史舞台了。

  回到治国方面,我之前已经说过了,这一项是诸葛亮的拿手好戏,这从两人的口号来说便可见一斑:诸葛丞相早在出隆中之前就已经定调了自己“匡扶汉室”的目标,而周瑜也确实帮助孙策实现自己的夙愿。一个为了大我,一个为了小我,政治觉悟孰优孰劣已经很明显了吧。

  但如果从他为孙氏所做的一系列政治选择中,我们又能看到他在政治方面的天赋:选择效力孙策、拒绝了曹操的抵押人质以的要求、赤壁之战坚定主战,这些都是对后世影响极大的绝对,可见他的政治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如果我不声名,可能有不少读者都会认为这是诸葛亮对刘禅所说的话吧,其实不然,这是周瑜在孙权面前的一番话。这么看来,周瑜与诸葛亮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在江东集团的周瑜因为少主孙权的雄心远不如其兄,有点郁郁不得志的样子;而诸葛丞相的满腹学识,也在刘备前期的羸弱中被埋没了许久。

  因此,对我来说,周公瑾的早逝或许并不会有多少惋惜,而诸葛丞相在五丈原的无奈,却恰恰是让我有种莫名的悲愤。或许在整个人生上,周瑜不会与诸葛亮一般,再多经历数年的悲愤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