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不敢厚葬皇后,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嘉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先来了解下大清时期唯一一次禅让,乾隆皇帝或许为了不超过他祖父康熙在位时间记录,或许为了防止自己百年后出现九龙夺嫡的情况,或许因为圆满“十全武功”而功成身退,总之,乾隆高风亮节地把皇位传给了嘉庆。乾隆虽然献出了玉玺,但是却不是真正的让位,仍然大权在握,起初“军国要事”归乾隆所辖,“寻常政事”由嘉庆所管,到后来“大事小情”乾隆都一锅端了,事事都参与其中。
在乾隆为太上皇四年期间,可苦了小心翼翼的嘉庆皇帝;就拿寻常小事来说,嘉庆要每天凌晨两点多起床,因为乾隆三点多就醒了,要过去请安;就连吃饭也要和乾隆保持同步,太上皇年愈九十,吃不几口就放下了筷子,皇帝也得赶紧放下筷子,弄得饥肠饿肚的,这些都是小事,从儒家的忠孝来说,这也是嘉庆应该做的与地位无关。
再说一件军国大事,都知道乾隆近程和珅是史上第一大贪吏,其所聚敛财富相当于大清15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其劣迹受到满朝文武大臣极度抵制,但是乾隆未发话,嘉庆就是不敢动和珅,并每天都笑脸相迎,尽力维护君臣关系,可见太上皇乾隆余威作用还是很大的。
那么接下来这件事,彻底地暴露除了嘉庆皇帝不过就是一个窝囊皇帝;嘉庆当上皇帝后,后宫之事还的乾隆做主,自己的皇后妃子封赏也得需要乾隆做主,皇后和后妃们也跟嘉庆一样每天都战战栗栗地过日子,生怕铺张浪费惹得太上皇不高兴,嘉庆爱妻喜塔腊氏皇后,也就是道光皇帝的生母,册封仪式都搞得悄然无声,四年的生活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接下来这件事,乾隆就更过分了,没过两年,年仅37岁的皇后病逝了,按理说丧葬仪式的操办是朝廷大事,也是国家大事,毕竟死的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然而,当死讯报道公爹乾隆时,乾隆觉得晦气,脸色顿时拉了下来;嘉庆皇帝为不惹老爷子生气,皇后丧葬一切从简,甚至皇帝都不许穿丧服,整个皇城宫女太监都不许有丝毫哀伤的表情,连去灵堂的路,哭丧的队伍都要绕乾隆远远的,生怕打扰老爷子雅趣。
看过《延禧攻略》都知道,乾隆最爱的是富察皇后,富察皇后与乾隆是青梅竹马,从小夫妻,富察去世后,乾隆整整思念了五十年;乾隆有没有感到儿子嘉庆皇帝同样对儿媳妇有深厚的感情!乾隆去世后,嘉庆皇帝才迅速扳倒和珅,又到皇后陵前痛哭流涕,尽情思念。
乾隆可以说是最有权力的太上皇了,那么接下来宋朝这两位太上皇的日子就不如乾隆那么舒坦了;宋高宗是主动将皇位和大权禅让给养子宋孝宗,虽然小事有时干预,军国大事从来不参与,给予宋孝宗完全权力;宋孝宗刚即位没多久就为岳飞恢复名誉了,使岳飞名誉完全翻身,要知道岳飞之案是宋高宗铁定的案件,这不是打太上皇的脸吗;但是宋高宗却未干预,安安稳稳地当了26年太上皇。宋孝宗对高宗赵构公私分明,对其十分孝心,但是涉及到军国大事还得公事公办;作为赵构作为太上皇来说,虽然没有乾隆那么强势,却也受到了尊崇。
接下来这位皇帝,堪称最窝囊的太上皇;高宗禅让皇位给孝宗,孝宗晚年又把皇位传给儿子光宗,也学高宗做起了太上皇。宋光宗这个皇帝当得既受气又窝囊,倒不是因为太上皇孝宗的原因,而是他摊上了一个霸道皇后。提起那些霸道皇后,就会想起武则天和慈禧,但是唐太宗和咸丰在世的时候,这两个皇后都不敢染指朝政,史上当面敢与太上皇对骂的皇后只有宋光宗妻子李凤娘皇后。
李凤娘做太子妃的时候就暴露出嫉妒的本性,为人处世过于霸道,成为皇后更不把太上皇孝宗和宋光宗放在眼里,光宗身体不好,朝政大权都掌握在李凤娘手中;光宗很怕李凤娘,对她唯唯是诺,不敢大声出气;对于后宫争风吃醋之事,李凤娘下手更是狠毒,有一次,光宗洗手时,多看了侍女一眼,称赞其手好看“红润细腻有光泽”,第二天,李凤娘就把侍女双手砍了,装进盒子里送给宋光宗,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光宗,被吓得大病一场,好几天没起来床。
李凤娘时常训斥光宗,太上皇夫妇看不下去了,想劝劝儿媳李凤娘,谁知李凤娘对公婆破口大骂,宛如一个悍妇,气的太上皇直跺脚;更为过分的是,李凤娘竟然不允许光宗去拜见孝宗;在孝宗弥留之际,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光宗惧怕李凤娘,直到孝宗去世也没看去看一眼自己的老父亲。
孝宗去世后,举国同悲的大事,宋光宗竟然不敢去服丧,原因只有一个,李凤娘不高兴。父亲去世,儿子不服丧,那是一家私事;太上皇去世,皇帝竟然不露面,对于以仁孝治国的宋朝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奇葩。李凤娘所作所为也遭到了报应,气得吐血的大臣们联合太后扶立赵扩为皇帝,是为宋宁宗;宋光宗和李凤娘退位为太上皇和太皇太后。
同样是禅位,同样是皇帝,乾隆、宋高宗、宋孝宗差别怎么这么大呢?宋朝实行“崇文抑武”“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皇帝手中权力受限,禅让后又完全交出了权力;宋孝宗完全掌权才会使岳飞恢复名誉,李凤娘才敢肆无忌惮,李凤娘堪称宋朝最霸道的媳妇,比女王还要霸道。反观,大清是高度的君主集权制,君王就是高高在上的,大臣们都是奴才,太上皇名义上是退位,但是没有还权,说不定哪天不高兴就把皇帝废了,因此嘉庆皇帝才忍辱负重,如履薄冰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