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曹魏将领曹仁为何会被称为铁腰?曹操从弟,居高位而不骄

  关于曹仁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提起曹仁这个名字,大家会感到有些陌生,只觉得听上去是个曹家人。看过演义的朋友可能会记得他就是曹操的从弟,但是在演义里也没什么太大的存在感。今天卧仔就来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位曹魏将领——曹仁。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少时喜好弓马弋猎,不修行检。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败马超于渭南,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在襄樊之战中,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曹丕嗣位后,曹仁拜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晋封陈侯。黄初二年,拜大将军、大司马,执掌军事大权。

  《三国演义》中的曹仁平平无奇,碌碌一生,在曹魏军团中就是个背景板一样的存在,唯一值得称道的事件便是“救牛金”。

  话说赤壁之战后,周瑜想一鼓作气将荆州悉数拿下,此时部分荆州还在曹操手中。周瑜带兵杀进了南郡,彼时驻守南郡的正是曹仁。曹仁手下的大将牛金主动申请出城和吴军决一死战,结果丁奉诈败,牛金被困于其中。曹仁见此情景,亲率麾下百余骑杀入吴军阵营,救出了牛金。看到还有几十骑困于其中不可脱,曹仁又杀了回去,将他们救出重围。

  此事可以看出曹仁的有情有义,毕竟能只身犯险去救部下的主将可不多见。而这也是演义中为数不多保留了曹仁正史形象的事件之一。

  那么正史上的曹仁到底是何种形象呢?

  我们可以先来读读其他人对曹仁的评价。晋朝文人傅玄在《傅子》中如是评价道:“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他所提到的贲、育都是战国时候的勇士,张辽就更不用说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傅玄的眼里也比不上曹仁。

  七步成诗的曹植评价他说:“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不过制,俭不损礼。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实抚东夏者,曹大司马也。”

  曹仁在曹魏军团里负责的究竟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他是专门负责防守的,其他人负责在前线冲锋陷阵。前线不是曹仁的管辖领域,所以他只是在后方默默地进行制定战略,裨补阙漏,帮助前方发动最佳攻势,同时防患于未然,避免最坏的情形发生。

  这种角色在足球场上叫做“后腰”,强力的后腰又称“铁腰”。曹仁,就是曹魏阵营的铁腰,他不显山不露水,居高位而不骄。但可惜夺人眼球的永远是在前线厮杀的那波人,因此很多人就觉得曹仁毫无作战能力,非常窝囊。

  所以真要说起来,曹仁在曹魏阵营里,勇武可是能排得上前三的,只是又被演义抹黑了一波。如今还有不少人将曹仁冠为“曹魏第一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