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上秦晋之好的真相是什么?最后破灭又是因为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论是秦晋之好,还是秦晋生怨,都是双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形成的。所谓的“秦晋之好”,乃是两国在向外扩张之际,需要保证后方稳固的情况下形成的。而两国联盟的瓦解,则是由于争夺河西土地而导致的。

  春秋中后期,晋国乃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国,但实际上它的扩张仍然受到了限制。此时的秦国虽然在诸侯当中仍然比较弱小,但由于地缘关系的原因,仍然威胁着晋国的后方;而强盛一时的晋国,同样对秦国造成了极大压力,秦国同样无法全力对外扩张。

  由于双方之间相互牵制的原因,秦穆公于是主动向晋国示好,并向晋献公求婚。由于晋国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固的后方,于是晋献公便将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两国就此结成姻亲,开启了“秦晋之好”局面。

  晋献公晚年,爆发了“骊姬之乱”,公子夷吾在逃亡之后,以河西之地作为报酬,在秦穆公支持下得以回国继位,然而之后却拒绝履行承诺。再加上晋国灾荒之时,秦国不计前嫌的卖给晋国粮食,而秦国灾荒时,晋国却拒绝了秦国的求助。前后两次矛盾,导致秦晋之间爆发了韩原之战,结果晋国战败,直到晋公子圉被质于秦国,两国才再度修好。

  而为了巩固姻亲关系,秦穆公还将女儿怀赢嫁给了公子圉。然而公子圉在听说自己父亲病重之后,竟然私自跑回晋国,秦穆公恼火之下将逃到楚国的公子重耳接到秦国,并将女儿怀赢改嫁于他。次年,公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却反而跟秦国老死不相往来。秦穆公怒极,于是帮助重耳返回晋国,推翻公子圉的统治,使其称为国君,这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此后两国一直维持了较为融洽的关系,一直到晋襄公时期。

  两国结盟的这段时期内,虽然在晋惠公和晋怀公时期也曾发生过矛盾,但总体却维持了相对和平的局面。而在两国互不攻伐的情况下,晋国先是夺取东周河内土地,又从卫国等诸侯手中夺取了不少土地。而秦国也在晋国的默许之下,占据了河西之地,并征服了许多西戎部落。

  得到扩张之后的秦晋两国,由于在河西各占一半土地,地缘冲突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此后双方联盟宣告瓦解,爆发了肴之战和彭衙之战,晋国凭借强大的国力两次战败秦国。这使秦国认识到,必须再寻找一位强大的盟友,共同对抗晋国。

  而此时,敢于挑战晋国霸主地位的,只有南方的楚国。晋国在击败秦国之后,与楚国也爆发了汦水之战,再度击败楚国。这同样使楚国认识到,必须寻找一个盟友,牵制一下晋国的精力。

  于是乎,各有所需的秦国和楚国开始眉来眼去、越走越近,秦国先后将宗室女嫁给了楚成王、楚共王、楚平王,最终形成了“秦楚之好”的局面。秦国和楚国的结盟,使得晋国南方和西方同时遭受威胁,即使是强盛无比的晋国,面对两方面的威胁也有些吃不消,于是也转而将目标对准了楚国东部的吴国,意图通过扶持吴国来威胁楚国后方。

  为了使吴国迅速崛起,成为对抗楚国的急先锋,晋国不仅向吴国提供战车,还派遣能工巧匠教导吴国作战阵法和技巧,并帮助吴国训练士兵。在晋国源源不断的支持之下,吴国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国力蒸蒸日上。再加上伍子胥的到来,吴国终于对看似强大的楚国形成了威胁,晋国的压力就此得以缓解。

  之后,吴楚战争爆发,吴国先后取得了柏举之战、清发之战的胜利,历经五战五胜,一举攻破楚都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后来,在秦哀公的支持下,楚国才得以成功击败吴国,得以复国。

  此后,秦楚之间一直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盟关系,一直到战国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