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情人节真的就是在七夕吗,并非现代人理解的情人幽会定情之日
古代情人节是七夕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现在,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很多旧时的节日也重新被国人重视起来。青年男女过了多年西方情人节后,转而把“七夕节”当成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纷纷于彼日互诉爱慕之情。“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又称“乞巧节”。那么古代的情人真的是在“七夕节”相会吗?它真的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七夕节”原非情人节
“牛郎织女鹊桥会”为中国传统的四大神话之一,传说织女下凡游玩,碰到凡间男子牛郎,两人一见钟情,织女遂不顾天规与牛郎结合。天帝得知震怒,派人把织女抓了回来,从此二人只能于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晚上,在由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一夜,遂有“七夕节”之来,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七夕”又名“乞巧节”,这点出了古人对此节日的真正寄望。织女就是编织天上锦绣云霞的仙女,而古代社会多以女子精通缝纫刺绣为能,所以每年在这一天晚上,女子们穿针乞巧,希望织女能赐予自己一双灵巧的双手,以此得到美满姻缘。所以“七夕节”虽与爱情婚姻有关,却并非今人理解的情人幽会定情之日。
“七夕节”有什么风俗早在汉代,我国就有了七夕乞巧的风俗。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在汉代,宫中“彩女”每到七月初七的晚上,在开襟楼穿七巧针以应节乞巧,民间的女子也纷纷效仿。到了唐代,“七夕节”庆祝更为盛大,五代人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说,七夕的时候,皇宫中用锦缎结成高达百余尺的楼殿,能容下数十人,并于其上陈设瓜果菜肴,列好席位以祭祀牛郎和织女二星。这时针由七孔变为九孔,伴随着宫廷乐师的演奏,后宫妃嫔都手持九孔针向着月亮穿五彩线,能穿过去就是乞得“巧”的象征,这个节日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早上。不仅宫中如此,上行下效,民间亦是这般热闹,往往欢饮达旦,颇似西方的狂欢节。
除了穿针乞巧,七夕还有很多节日活动。在北方,常将一种体型微小、呈红色透明状的蜘蛛称为“喜蛛”,这也和古代庆祝七夕节的方式有关。宋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当时的人在七夕之夜,把这种蜘蛛放在小盒子内,如果第二天打开盖看到蜘蛛网编织得密集,就是乞巧成功。因盼它能带来好运,也就有了“喜蛛”名称的寄寓。在某些地方,还有女子们“种生求子”“晒衣”等活动。当然,七夕不只是女子的节日,男子也会在这天来凑凑热闹,读书的士子们会于当天礼拜魁星、晒晾书籍,企望能够金榜题名。
古人为什么过七夕“七夕”这天成为节日,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据史料记载,在古代中国,随着人们天文知识的增加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传说也相应而生。古人对星辰的崇拜远不止牵牛、织女二星,天文学家们指定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引申为第一名之意。有了科举制度后,把北斗的前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称“魁星”(或“奎星”),尊其为主宰文运的神,于是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在七月初七这天祭拜魁星,因此七夕也叫“魁星节”或“晒书节”,保留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另外,“七夕”定节也与古代人们对数字的崇拜有关。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均列为吉庆日,称为“七重”。“七”与“期”同音,月和日重合为七的“七夕”,自然给人以神圣感。“七”这个数字在民间备受推崇,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统称“七曜”,这个习惯日本今天仍在沿用,而计算时间则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便被太上老君在八卦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人的七十七岁生日专称为“喜寿”。
古代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古人吟咏七夕的诗词不胜枚举,如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七夕》: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更是广为传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写过《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从上面的诗词中不难看出,古人写的七夕诗虽涉及男女之情,但多是借“牛郎织女”故事抒发两地相思之慨,并没有关于墙边幽会、月下定情的描写。无论七夕节这天妇女乞巧,还是读书人拜魁星,应节活动似乎都和男女幽会并无关联。另据马南邨先生的《燕山夜话》中说,七夕又称“女节”,所以称其为古代的“妇女节”或“读书节”才更为合适。
那么我国古代究竟有没有情人节呢?在另外一些前人的著名词句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北宋著名诗人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一词(一说为朱淑真所作)中写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有一首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夕就是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或“元宵节”。一般来说,封建社会的年轻女孩平时是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的,但元宵节这天却例外,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是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之机,也顺便为自己物色心仪的对象。元宵灯节期间,正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节。反观词句,无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如此浪漫的描写,一语道出彼时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而传统戏曲中,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种种迹象让我们不难猜测出,元宵节才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