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揭秘: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龙城”在哪里?

  唐朝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出塞》诗,诗的全文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诗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的感慨,后两句的意思是:只盼有威震龙城的李广那样的飞将军,率士奋战,御敌于国门(阴山)之外。李广是西汉名将,长期戍守北部边境,抵御匈奴南下骚扰,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善于骑射,英勇顽强,匈奴称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数年不敢犯边。那么,诗中的“龙城”究竟在哪里呢?

  目前主要有六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龙城”即“卢城”。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卷五中,将“龙城”改为“卢城”。阎若球《潜邱札记》卷二中作了解释,他认为,据《汉书·李广传》记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呼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书》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做“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今河北卢龙。

  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记载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元光六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唐初颜师古注曰,“笼”读音与“龙”同,“笼城”就是“龙城”。可见,这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因此,有人认为,王安石改“龙城”为“卢城”,是“疑出臆改”,而“阎氏之说,似是而非,不可从”。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是将“卢龙县”三字挖心换尾,凑成“卢城”而已。

  第二种说法是,“龙城”是广义上的边关要塞。在多数唐人诗集中,如《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万首唐人绝句选》《万首唐人绝句七言》《唐诗品汇》等作品中,均作“但使龙城飞将在”。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的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在对此句的校注中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自胜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指扬威敌境之名将,不得拘泥地理方位”。

  第三种说法是,“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并统称为“龙城”。这地名在汉代史籍中往往是音译词,分别被写成“龙城”、“笼城”、“茏城”,“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龙城”就是“卢城”。自西汉初年起,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只得采取了容忍的态度,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行大规模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七十多年来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

  第四种说法是,“龙城”入诗是为了韵律合辙和词藻完美。汉军战匈奴先后有七次大捷,涉及地名二十余处,王昌龄之所以选取“龙城”一词,还因为出于此诗音律的需要。无论从诗中的正格和变格来看,“龙城”处的两字均应用平声,“龙城”两字正是平声,而且字面又气势宏大,选用了它,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俱佳的境地。

  第五种说法是,“龙城”即姑臧城。清朝孙洙在《唐诗三百首》中提出了另一种看法,认为《晋书·张轨传》记载,匈奴曾筑姑减城,“城长七里,宽三里,地有龙形,故日龙城”。根据此说,“龙城”就是指姑减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第六种说法是,龙城指遍布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地貌群。“雅丹”,亦称“雅尔当”,原是罗布泊地区维吾尔人对“险峻土丘”的称呼。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先后来罗布泊地区“考察”,在其文章中提到“雅丹”一词,于是便成为世界地理工作者和考古学家通用的地形术语。在当地古老的传说中,往往把“雅丹”称做“龙城”,因罗布泊周围发育典型的“雅丹”地貌似龙像城而得名。相传在遥远的年代,罗布泊附近有个国家,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国王却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玉皇大帝得知此事,便扮作和尚下凡“化缘”,昏庸无道的国王仅施舍了一点盐巴。玉皇大帝勃然大怒,调来盐泽水淹没了这个国家,水退后出现了“龙城”。

  无独有偶,在敦煌市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处的茫茫戈壁上,也有一处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群,它形成于70万~30万年前。走进雅丹地貌群,仿佛走进了一座光怪陆离的艺术迷宫,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和景观,在这里似乎都可以找到它的维形。石林、麦积山、富士山妙造天成,蒙古包、烽燧、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巧夺天工,孔雀、乌龟、恐龙维妙维肖,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敦煌市已将其开发为旅游景点,并被命名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当地老百姓自古以来就称它为“魔鬼城”、“龙城”,敦煌市则命名它为雅丹龙城。汉武帝时,敦煌以西的新疆地区为西域,匈奴是西域诸国中的强者,并经常袭击侵扰河西地区。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由匈奴占领。汉武帝设“四郡”、据“两关”之后,敦煌成为通向西域的门户,是对外开放和反击匈奴的前沿阵地。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对西部地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为渲染诗的意境,增加诗的气势,用传说中的“龙城”烘托传奇般的“飞将”形象,他诗中的“龙城”也不排除泛指西部古老传说中的“龙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