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之所以要焚书坑儒,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所谓的焚书坑儒,其实是指两件事。焚书是一件事,坑儒是一件事。不过这两件事,都是秦始皇为了维护秦朝的统治,在文化方面所采取的激进措施,所以后世往往将这两件事并称。

  要想说清焚书坑儒的前因后果,我们还得从头说起。话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彼此征战,相互独立。这种特殊的局面,导致各种思想和文化,开始井喷式出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对于后世来说,百家争鸣,显然是好处更多一些。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导致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诸多思想开始出现。这些思想,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这个文明的根源之一。但同时,不同的思想之间,却可能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有可能相互敌对。如此一来,各国的文化差异,也就越来越大,独立性也越来越强。

  再加上当时的交通不便,各地的语言文字,也不尽相同。到了战国时代,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几乎都有各自的文字。这些文字之间的关系,有点像今天的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关系,都是一个语系,但彼此之间却存在很大差异。

  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开始崛起,到了秦始皇在位期间,更是统一了全国。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然也意识到文化差异,对于国家统一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一时间开始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希望能够以此来逐渐消除这种差异。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秦始皇很快发现,他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所有的文字、度量衡、货币之类的差异,归根到底,其实是文化的不同。而文化的不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思想的不同。而思想的不同,是无法用单纯的暴力来解决的。

  秦始皇可以指挥秦军,击败各国的军队,征服更多的领土。但是他却不能通过暴力,让所有人的思想都快速转变。这个道理秦始皇很明白,但他却找不到一个有实体的敌人,让他可以挥出自己的铁拳。

  不过,到了公元前213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八年之后。因为一场特殊的宴会,秦始皇找到了这个敌人。

  这一年,秦始皇在咸阳举行了一场宴会。在这场宴会上,秦朝仆射周青臣,吹捧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这个事其实也很正常,毕竟领导开庆功宴,作为下属站出来拍拍马屁,也没什么稀奇的。但是就在周青臣吹捧的同时,博士淳于越却站了出来,批评周青臣过于谄媚。并且借着周青臣的话,开始借题发挥,批评秦始皇施行的郡县制。淳于越提出,秦朝应该效法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继续实行分封制。

  顺便说一句,淳于越的这个博士,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博士学位,而是一个古代官职。在秦朝,负责掌管典籍、通晓历史的官员,才被称之为博士。

  淳于越的反对,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围绕着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开始迅速发酵。几乎整个秦朝高层,都被卷入到这其中。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秦始皇,自然也第一时间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秦始皇很清楚,郡县制是秦朝维持统一国家的基石。一旦重新实行分封制,秦朝肯定会重蹈当年周朝的覆辙。所以,在秦始皇看来,这个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他早就已经铁了心要实行郡县制。

  不过,这场争论的出现,却让秦始皇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为什么像淳于越这样的饱读之士,不理解他的想法呢?或者说,为什么这些人明知道郡县制的好处,却仍是坚决反对呢?

  很快,秦始皇就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这些人读的书有问题。这些饱学之士,他们所学习的书籍,很多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典籍。这些春秋战国时代的书籍,自然要鼓吹分封制。而读这些书的人,自然也会坚定认为,分封制就是真理。书读得越多,这种思想就越坚定!

  所以,这不是单纯的利益之争,而是思想上的战争。

  找到了这个答案之后,秦始皇自然也就知道,自己真正的敌人,到底是谁了!在秦始皇看来,想要靠辩论或者其他方式,去改变这些饱学之士的信仰,基本不可能。就算能做到,这个成本也太高了,高到连秦始皇都无法承受。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焚毁那些鼓吹分封制的书籍,让这些思想没了种子。然后,再禁止大家讨论这些思想,让这种思想失去存在的土壤。如此一来,再经过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于是,秦始皇首先下令,开始焚书。不过,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秦始皇焚烧的书籍,都是那些鼓吹分封制的书籍。比如各国记载的历史,秦始皇基本上都烧干净了,只留下了秦国记载的历史。再比如那些所谓的《诗》、《书》等典籍,里面也有大量鼓吹分封制的内容,所以也被秦始皇选择焚毁。

  至于那些医药、占卜、农学之类典籍,以及诸子百家当中,无关分封制的思想内容,其实都被留了下来。另外,秦始皇其实也没有把事情做绝,就算是那些被他焚烧的书籍,大部分也都在咸阳皇家图书馆内,留下了副本,留待后世参考,只是不准民间流传了而已。

  可惜秦始皇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仅仅十几年之后,项羽攻入咸阳的时候,一把大火焚烧了大量典籍,导致很多古籍失传了。这个锅,秦始皇当时估计是怎么都没想到的。

  除此之外,在律法方面,秦始皇也做得十分干脆。以往各国的法律,基本上也都被烧干净了。以后再有想学法律的,一律去找秦朝官吏学习。这样的话,大家学习和执行的,自然也就是秦朝的法律了。这就是历史上秦始皇焚书的真相。

  至于坑儒,相对而言,其实更像是一个无奈的误会。就在焚书事件结束第二年,因为秦始皇在焚书行动中,表现得过于激进,导致很多饱学之士,对秦始皇十分不满。恰巧当时秦始皇在炼长生不老药,而那些负责炼丹的方士,因为知道自己根本炼不出长生不老药,所以提前逃跑了。而这些人在逃跑之前,还大肆诽谤秦始皇,说秦始皇过于专断跋扈。而那些所谓的饱学之士,也趁机借此机会攻击秦始皇。

  恼羞成怒的秦始皇,一气之下,直接下令彻查。最后,查出了460余人涉案,秦始皇直接下令,将这些人全部处死。这就是历史上坑儒的真相。但所谓的坑儒,其实并不是指秦始皇斩断儒家传承,杀掉所有儒生。秦始皇所杀的,只是那些欺骗和反对他的人而已。

  历史上真实的焚书坑儒,就是这样的。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焚书坑儒自然是一场浩劫,直接导致很多先秦时代的典籍,就此断绝了传承。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件事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所以千百年来,有关焚书坑儒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而这个争论,未来恐怕也不会停止,更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