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为朱允炆留下一名悍将,为何朱允炆没能好好利用?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引言
视下土兮福苍生,民安乐兮神攸宁。海波不兴天下平,于千万世扬休声——《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
公元1398年,22岁的朱允炆即位。登基后的朱允炆,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削藩,藩王制是朱元璋留下的制度,当初朱元璋为了稳固地方,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地方当藩王,掌管地方军权。但这样的制度,显然是不利于中央朝廷的,所以朱允炆才会开始削藩,但最终削藩却把自己的皇位给削掉了。朱元璋是何等精明之人,他早就料到肯定会有人会造反,所以给朱允炆留下了一员悍将,可惜他不会用。
一、靖难
朱允炆刚开始时,对于削藩是非常自信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他拥有绝对的实力,朱元璋在离世之前,给他留下了百万军队。而那几个藩王,即便是实力最强的朱棣,也只不过掌握了几万军队而已。也正是因为,削藩早期进行的极为顺利,秦王、赵王等几位藩王,不是被逼自杀,就是被囚禁。但是在削藩到燕王朱棣的时候,事情出现了变化,朱棣并没有选择坐而待毙,而是选择了造反,打响了靖难。
朱允文此次削藩最大的困难,无疑便是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军事才能极高,1380年参与了征伐残元的军事行动,并且还立下了赫赫功劳,这让他在军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后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靖难爆发不久后,朱棣登高一呼,立刻就聚集了数万军队。
二、老将耿炳文
靖难发生后,朱允炆也不是太急,他现在拥有绝对优势,直接就调集军队前去镇压造反。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明明占据绝对实力的朝廷军队,却被朱棣打得节节败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样还要从将领开始说起。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将领就是灵魂,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是经常会出现的事。朱允炆安排的那些将领,都不是会打仗的。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要从朱元璋开始说起。当初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担心自己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压不住那些老军头,于是就开始了清理,随后爆发了蓝玉案,明朝老一代能打仗的将军,几乎被一网打尽。但朱元璋也是为朱允炆留下了一名悍将,让他能够应对之后出现的意外局面,这名悍将就是大名鼎鼎的耿炳文。
耿炳文于1334年出生于安徽凤阳,和朱元璋是老乡。耿炳文的父亲叫做耿君用,一直便是朱元璋的心腹将领,后来耿君用战死,耿炳文就继承了父亲的职位,继续开始征战。明初有很多的名将,比如说徐达、常遇春等人,但其实耿炳文所立下的功绩,完全不输于这几人,只不过由于后来靖难中的表现,所以他现在的名声比不上这几人。而耿炳文之所以会在靖难中表现得这么差,和朱允炆是离不开关系的。
三、不会用人的朱允炆
在靖难发生后,朱允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耿炳文,然后让他带领部队前去镇压。这个时候的耿炳文,虽然已经65岁了,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征了,但此次的出征,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当时耿炳文带了13万军队前去征讨,而此时的朱棣只有几万人,从纸面实力上看,他肯定是能够占据优势的,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耿炳文的13万军队都疏于训练,而朱棣的这几万军队,一直在北地边关作战,战斗力极强。
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耿炳文带领的部队,面对朱棣是节节败退,最后他选择了驻守等待援军。这样的做法显然是非常合理的,在战场上,实力才是最根本的,只要这个时候朱允炆能够及时派遣精兵前去支援,以耿炳文的成熟老辣,此时镇压朱棣不是太大的问题。然而朱允炆不这么想,他觉得耿炳文打不赢,是因为个人能力的问题,而不是他所带领的部队的问题,之后就选择了换帅。
结语
之后年轻的李景隆成为了新的统帅,然而他的能力比不上耿炳文,更比不上朱棣,率领五十万大军却一触即溃。在击败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后,双方的实力发生了变化,朱棣一路打进了南京城,靖难成功。朱允炆无疑是非常可惜的,当初他继位的时候,朱元璋给他留下了一个极为强盛的王朝,可是就是因为他的胡乱指挥,导致仅仅只用了四年的时间,皇位就被别人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