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是战略要地,为何刘备要派魏延把守呢?
刘备在入蜀之时,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重要人物都留守在了荆州,魏延是跟随刘备入蜀的将领之一。当时,关羽驻守江北,任襄阳太守,张飞驻守秭归,拜宜都太守。宜都地区控制这三峡航道,是当时荆州和益州的主要通道,凡是大规模行军,都要通过这三峡水路。足见张飞担任宜都太守的重要性。刘备入蜀不利,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人进川增援,关羽则独自镇守荆州,宜都改由孟达驻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蜀汉与曹魏、东吴的对峙中,北助汉中拒曹魏、东抗孙吴,关键时刻,还可连孙吴共同拒曹。也可直接与益州聚合,直抵孙吴。巴西阆中在蜀汉时期,是纽带、守盾更是长矛,攻守皆可,聚离皆宜。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派心腹驻守谁可担当。这就形成了,关公守荆州,张飞守阆中,魏延守汉中,马超守临沮的战略格局。至于四人的驻防位置,看过三国地图的人很明白,刘备的御人之术,还是可以的。
张飞被任命去守阆中,是在刘备拿下汉中之前的事情,第二年曹操就带兵从汉中进攻刘备,双方爆发了汉中之战。
阆中被称为巴西,是因为处在巴郡西部,是巴郡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时期巴郡分为三部分,巴西在刘璋的手里,而巴郡是被张鲁占据。刘璋投降之后,刘备选择让张飞去守阆中,就是为了要对张鲁下手。
古代巴蜀地区道路崎岖,山路众多,汉中是巴蜀的北大门,从汉中过来,可以有两条道路行军。一是走西侧过剑阁,另外就是从东侧的阆中,后世很少有军队从阆中进攻成都,基本都是走剑阁。
张飞并不适合守汉中
地盘扩张,战略调整,刘备必然还要进行人事调整。张飞在军中呼声很高,被认为是守汉中的绝佳人选,不过张飞真适合守汉中吗?显然他不太适合。
刘备是一个识人能力极强的君主,张飞追随他多年,他自然很清楚张飞的问题,张飞曾经就在守城上犯下大错。他与手下不和,导致自己驻守的下邳被吕布袭击,这个失误不仅让刘备家小被吕布抓住,还差点导致刘备的覆灭。
历史上关于张飞能力的描述是有些简单了,很多战绩没有被记录下来,张飞这个人肯定是以攻见长,并不善于守重要地区。
他守阆中,被部下杀掉只是丢了他自己的命,要是他守汉中,与部下闹出矛盾,可能就会导致汉中这块战略要地的丢失。
只剩下空城的汉中,已经失去了支持蜀汉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条件,没有一段时间的经营很难恢复。把张飞放到这个位置上,也等于是浪费了他的能力。
张飞是为数不多能独自领军的大将,他肯定要用在大的战争中,他去汉中既没办法组织北伐,又不太适合守城,汉中需要一个能潜心经营,布置防御的人。
当时关羽在荆州走不开,马超倒是一个合适的人,可他曾经是诸侯,有过不少的黑历史,刘备对他一直不放心,只是增加他的官爵,很少会给他实权,更不可能让他独自领军。
川蜀内部的降将刚刚归附,刘备对他们并不是很放心,除了张飞之外,魏延算是他在攻蜀过程中新提拔的心腹,背景也很合适。
刘备定益州称帝后,封张飞为司隶校尉、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前后七年之久,致死忠诚于刘。公元221年,张飞为急于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逼迫部下赶制白盔白甲,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葬于阆中,被封为桓侯。坐守嘉陵江,溯江而上过白水关,是通汉中的正道;顺江而下直达江州,可通东线;到成都也很方便。可见阆中是连接西川和荆州的重要节点,是纽带、守盾更是长矛,攻守皆可,聚离皆宜,这里放一支可靠的队伍非常必要。
所以说,刘备在返回成都的时候没有留张飞镇守汉中,而是拔擢了魏延,只是他根据对当时形势的判断所作出的军政人事安排,而且,实际上张飞承担的任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魏延,丝毫不能说明刘备此时对魏延能力的认可已经超过了张飞,更不可能是他对魏延的信任超过了张飞。后来,刘备兴兵伐吴时,就征调了张飞,命张飞率其部下万余人的军队到江州汇合,只是在出发前张飞遇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