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车配置到底是什么样的,战车的威力很大吗
对古代战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对于先秦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从商周至战国初期的主要作战形式就是车站。可以说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之下,作战兵刃基本以青铜器为主,而在个体力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之下,速度就决定了兵刃的杀伤力,因此配备了战马的战车在当时威力时巨大的。战车配置战车上有一名弓手为车左,是主要作战成员,一名驭手负责驾车,一名持矛者为车右。在战车被逼停的情况下负责近战,车上配备盾牌以及其他备用武器,一般来说自由贵族子弟才有资格配战车。一乘战车的配置除了车上这三名甲士外,还包括72名随行步卒,25人的后勤人员。战车为何被淘汰?我们知道一乘战车其实指的是个百人队伍,故而千乘之国就是军队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的国家,以当时各诸侯国的人口,千乘者都是大国。
那为何这些千乘大国后来都弃用了战车呢原来当时各国约架也都在平原,后来随着战争开始利用地形,常常在不适宜战车行动的地方作战,车战才逐渐被历史所淘汰。齐桓公在助燕伐戎的时候,在伏龙山安营将战车连接起来,作为临时的屏障,山戎兵马冲击数次都不能突破,要知道当时诸侯们的主要作战区域是在平原地区,作战形式以阵地战居多,作战理念是君子战,双方约定好了,摆好了阵势再打,所以战车的优势明显,但是一离开平原和少数民族打的时候,战车的优势可就微乎其微了。比如还是齐桓公驻助燕伐戎的时候,在追击密卢发兵孤竹国的时候,经过一道山口战车就过不去了。
而且不管上山还是下山,都还要士兵们抬着战车,真的是笨重不便。相比之下骑兵就灵活得多,机动性也更好。其次,驾驭的进步迫使战车淘汰。最初被驯养的马是首先跟马车结合起来推广使用的,马车这种形式开始于夏发展于商西周时成熟,春秋时达到鼎盛。周武王率300战车阀纣,时间短效率高,一定程度上讲是战车起了关键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发现原来骑马的机动性更强,应用更加灵活,加上对骑马技术的间接掌握,比如战国时兵书《六韬》中就记载有训练骑兵的方法,逐渐形成规模代替的战车。随着礼乐崩溃的加剧,春秋时期奴隶制达到巅峰,社会几千年的发展留下了很多思想文化,不少都在这个时期成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周礼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道德观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的,但是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各种思潮的涌现,战争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起来,以胜利为目的慢慢超过了仁义的约束,守旧几乎必败。事物在发展,战车的配置也是一样的,人数由10来个到100多个也是一个发展的历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战车使用的次数就开始减少了,在清朝以后更是很快变成了次要的位置,再之后就几乎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