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故事之一:崔宁与璩秀秀的爱情为何会诡橘惊悚?
《碾玉观音》是宋元话本小说集《京本通俗小说》中一篇神怪故事,讲述了一则发生于宋代的颇为诡橘惊悚的爱情故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宋绍兴年间,咸安郡王府内的年轻碾玉匠崔宁与府中绣女璩秀秀互相爱慕、暗生情愫,二人借机私奔出逃至外地成婚,但不幸被咸安郡王发现,派人将二人抓回,崔宁被判刑流放,秀秀则下落不明。
流放途中崔宁偶遇秀秀,秀秀表示愿和崔宁一起生活,两人遂到外地,崔宁以开碾玉铺为生。不久秀秀的父母也前来投奔,一家人倒也合合美美、其乐融融。
一日咸安郡王府派人来找崔宁,原来崔宁在王府时曾琢制了一尊精美的玉观音,被咸安郡王进贡给皇帝,不巧在皇宫内失脱损坏了观音像上的“玉铃铛”,于是朝庭敕旨郡王府,宣碾玉匠崔宁进行修补。
不料当王府来人在碾玉铺中见到秀秀,竟然大惊失色,连呼“有鬼”!原来当日崔宁与秀秀被捉回王府,崔宁被交由官府判刑,秀秀却被生性暴戾的咸安郡王活活打死,尸体就埋在王府后花园。
崔宁听闻妻子居然是鬼,连忙去找丈人丈母询问,不想二人听完崔宁的叙述后面面相觑,紧接着跑到湖边扑通一声投身入水,但却始终打捞不到尸体。
原来秀秀被打死的当日,二老得知女儿死于非命悲痛欲绝,当时就投河自尽了,这两个竟然也是鬼!
当崔宁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却见秀秀正在等他,秀秀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崔宁,然后感叹:“如今都知道我是鬼,容身不得了。”说罢双手揪住崔宁,二人倒地而亡,崔宁也被秀秀扯去和父母四个一块儿做鬼去了。
古代话本小说《碾玉观音》以“玉观音”为主线,讲述了宋代碾玉匠崔宁和绣女秀秀的爱恋情仇与悲欢离合。
其中不仅有离奇的神怪情节,同时还有很多极其生动、充满生活气息的时代场景描写,真实反映了南宋绍兴年间的社会生活和人文风貌,故事结构合理、情节曲折,整部作品充满了张力。
在《碾玉观音》开篇,作者在介绍崔宁身份时特意突出了其职业技能。崔宁供职于咸安郡王府,主要负责为王府琢制玉器,是典型的古代“体制内”专业技术人才。
而崔宁之所以被咸安郡王器重,正缘于其妙手精工琢制而成的“碾玉观音”。
在中国古代,由于传统治玉工艺的特点,玉器的制作主要依靠人力驱动“水凳”,从而带动金属砣具旋转,再结合高硬度的“解玉砂”对玉石进行琢磨碾刻。
因此古代玉器的生产制作被称为“琢玉”或“碾玉”,而“碾玉观音”就是指用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的玉观音。
《碾玉观音》中对故事里“玉观音”的由来是这样描写的:
郡王着人去府库里寻出一块羊脂美玉来,即时叫将门下碾玉待诏道:“这块玉堪做甚么?”
内中一个道:“好做一副劝杯。”郡王道:“可惜!恁般一块玉,如何将来只做得一副劝杯。”
又一个道:“这块玉上尖下圆,好做一个摩侯罗儿。”郡王道:“摩侯罗儿只是七月七日乞巧使得,寻常间又无用处。”
宋代白玉执莲童子(古称“摩喝乐”)
数中一个后生,年纪二十五岁,姓崔名宁,趋事郡王数年,是升州建康府人。当时叉手向前,对着郡王道:“告恩王:这块玉上尖下圆,甚是不好,只好碾一个南海观音。”
郡王道:“好!正合我意。”就叫崔宁下手,不过两个月,碾成了这个玉观音。
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崔宁就本府增添请给,遭遇郡王。
由此可见,在宋代玉器的制作中,根据玉石原料的形状、玉质等特点对玉石进行“设计”已经是古代治玉流程中的重要步骤。
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对玉的追求从古至今从未停止,玉石原料贵重的价值属性由来己久,即使是贵为咸安郡王的南宋王侯贵胄对玉石仍然十分珍惜,甚至亲自参与玉器的设计和讨论。
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早在两宋时期,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古代治玉工匠不仅已经熟练掌握了玉器的琢制加工工艺,而且已经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对玉石原料进行观察和设计,从而创造出更富人文内涵和艺术气息的玉器作品。
正如《碾玉观音》中描写的那样,玉观音不仅代表着宋代佛教汉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宋代玉文化中文人意趣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实用观赏玉器。
宋代玉造像的大量出现,并非历史的偶然,其中更深层次反映着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自身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们还善于兼容并蓄。
也由于这种坚韧含蓄的优秀民族精神,恰好完美契合了玉石温润内敛的天然品质,因此玉石历来为中国人所喜爱和推崇,也因此玉文化得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