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小诸侯国们是如何在夹缝中生存的?
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小诸侯国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类总是在战争和和平的不断演变中不断进化,而战争是矛盾和利益不可调和的结果,这就像苹果树要想结出果实必然要经历花开花落的生物现象一样。
而春秋战国也不例外,有齐、楚、晋这样的大国,也有像鲁宋等这样的小国。俗话说得好:猫有爬树之能,虎有啸林之威。那么那些夹缝中的小诸侯们是如何生存的呢?
一、傲娇独立型
这类诸侯国虽然也向强国服软,但是不会刻意讨好哪一个。最有代表型的就是春秋时期的郑国:郑国作为老牌诸侯,曾因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而成为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尤其在郑庄公郑寤生统治时期达到鼎盛,但由于郑国身处四战之地,再加上郑国的继任者是黄鼠狼生豆鼠子一窝不如一窝,因此郑国迅速衰落。
尽管如此,郑国自然保持一颗独立的心,虽然也向强国服软。这期间有著名的秦晋围郑而被烛之武退秦师,也有楚国的兵临城下,但郑国就是不一边倒。所以在春秋时期有句名言:“春秋战争,楚国打晋国,晋国打郑国。晋国打楚国,楚国打郑国。”而郑国这时候就像一个出气筒一样,被别人无尽的耍存在感。
二、抱薪取暖型
简单的说就是小国为了生存和发现联成同盟,最著名的就是三晋报团。毫无疑问,这是小国最明智的生存之道,通过抱团而不断蚕食周边诸侯而走向强盛。但是这样的前提是君主要足够明智,不然一旦出现昏君则这种联盟很容易被打破。
三、左右逢源型
这种就是为了自保而朝秦暮楚,今天投靠楚国明天投靠秦国。最典型的就是当时的宋国,曾经宋国也是一个大国,就是在晋、齐、楚之间左右逢源而被各诸侯不断蚕食。最终国力越来越弱而被齐国消灭。
四、马仔型
这种就是为了生存而完全投靠强国,沦为别国的马仔。最典型的就是后期的韩国和魏国,秦国打哪个国家就帮着秦国揍它。这种就是被秦国打怕了再加上君主的昏庸而做出的愚蠢决策。最终,韩国先丢掉宜阳再丢掉上党,被秦国步步蚕食而最先灭国。
五、独立自强型
这类最典型的就是秦国,曾经秦国的祖先给周天子养马有功被封到秦地而不断壮大。到秦穆公时已经是当时少有的强国之一,但由于继任者的昏庸导致秦国逐渐衰落。后来三家分晋,魏国在魏文侯的励精图治下不断强盛起来,河西之战时吴起率领的魏武卒打破秦军,秦军退回函谷关内从此一落千丈。
但到了秦献公时,秦国慢慢开始恢复元气,少梁之战俘虏魏国大将公叔座。后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彻底强大起来,河西之战大败魏国。随后在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人的治理下,秦国最终傲世天下让各诸侯国之间胆寒。
古往今来,我们有一句名言:弱国无外交。那么对于弱国来说,他们的道义也是微不足道。从根本上说,发展自己是最根本的途径,然而周围的大国肯定不会让你慢慢强大。毕竟,它们根本的目的是需要一个听话的马仔而不是强大的威胁,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
但如果投靠他们,肯定会被慢慢蚕食逐渐衰落,最终国破家亡。这是古往今来很多诸侯国悲惨的教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因而这时候小国抱团便是最明智的选择,也是最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有一个明君的基础上,不然一切都不会存在,一切只会如过往云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