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除了皇后之外的其他妃嫔被葬在哪里?
古代皇后可以与皇帝合葬,那么其他后宫妃嫔埋葬在哪里?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说起古代的皇帝,很多人会下意识在脑海中浮现出九五之尊、生杀予夺、言出法随等词汇。可以说皇帝在古代,就是当时的唯一主角,身为最高统治者,拥有着种种特权。比如说拥有着庞大的后宫体系,可谓是嫔妃成群,美女如云。
一般来说,古代的后宫之中,母仪天下的皇后是可以与皇帝合葬的。或者是皇帝先死,皇后升级为皇太后若干年以后死去,本着“卑不动尊”的思想,会在帝陵附近重新建陵,比如说慈禧太后之定东陵。
但是后宫那么多人,皇后就那么一个,其他妃嫔怎么办呢,她们的归宿又在哪里呢,今天宋安之以清朝的陵寝制度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大多数妃嫔的最后归宿为妃园寝
按照礼制来说,皇帝后宫中的妃嫔,一般是不能与皇帝、皇后合葬的。所以她们死后,一般是在帝陵附近重新寻找一个风水宝地,单独修建园寝,与帝陵形成合葬格局,是为妃园寝。
妃园寝的等级很低,不会配置配殿、明楼、房城、神厨库、神道什么的。也就是乾隆帝在位时期,因为好大喜功而且关键是有钱,所以将爷爷康熙帝的景陵双妃园寝和自己的裕陵妃园寝提高规制的修建了一番。
妃嫔死后集中葬在后寝,如果妃嫔葬十个的话,就有十个坟头,如同现代的公墓一般。
当然任何地方,都是等级森严的,就算在妃园寝这种地方,也是分主次的。一般是皇贵妃在第一排居中安葬,地宫要比其他妃嫔地宫大一些,宝顶也是最大的,寓意她是主人。而皇贵妃左右就是贵妃了,按照等级来依次排序安葬。
二、妃嫔陪葬皇后陵
虽说妃嫔的最后归宿是妃园寝,但往往是有例外情况的。像清世祖顺治帝和清宣宗道光帝,这两位皇帝的妃嫔死后就都与皇后葬在一起。
当然这属于特例,因为按照礼制这样是不允许的。
顺治帝的妃嫔原本是有单独的妃园寝的,但是因为距离顺治帝的孝陵太远,形成不了合葬格局。加之清朝当时刚刚入关,各种制度并没有完善,所以康熙继位后,将妃园寝中所葬妃嫔都迁葬于孝惠章皇后所在的孝东陵。
另一个道光帝的妃嫔与皇后合葬在慕东陵,情况更为特殊。
因为慕东陵其实刚开始就是一座妃园寝,葬着道光帝的妃嫔。后来到了咸丰年间,因为一位皇太后要葬入进来,所以升级成为慕东陵。
这位皇太后就是历史上的孝静皇后,孝静皇后在道光时期,只是皇贵妃并非皇后,但因为她曾经养育过咸丰帝,所以她病重之时,咸丰帝尊其为皇太后。
但因为孝静皇后的儿子恭亲王奕䜣,与咸丰帝因为储位之争有过矛盾,加之孝静皇后病重之时,奕䜣因为晋封其母亲为皇太后的事情,多少有些强迫咸丰帝的意思,所以惹恼了咸丰帝,因此咸丰帝并没有给孝静皇后单独建陵,只是将道光帝妃嫔的妃园寝升级改造了一番,因此形成了妃嫔与皇后合葬在一起的情况。
像妃嫔与皇后合葬在一起,也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因为首先皇后陵的规格很高,妃嫔们跟着沾光。还有就是皇帝会去皇后陵,但是妃园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的,这其中差别可就大了,所以与皇后合葬一起,是好处多多。
三、极少数皇贵妃可以与皇帝合葬
按照礼制来说,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与皇帝合葬。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得。有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有皇帝打破礼制,将妃子葬入帝陵中。有清一代,妃子葬入帝陵之中的,分别是康熙帝景陵一位,雍正帝泰陵一位,乾隆帝裕陵四位,当然这些妃子都是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所以才会因为某些原因,可以勉强与皇帝合葬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第一位以皇贵妃身份葬入帝陵的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这位皇贵妃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儿子想必大家很熟悉,那便是康熙年间九子夺嫡中的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的生母其实在康熙年间甚至是没有任何名分的,只是在她死后,康熙出于怜悯,才追封为敏妃,但也只是普通的妃子而已。
等到雍正登基以后,一下子将已经死去二十多年的敏妃连升两级,升级为皇考敬敏皇贵妃,又将其从妃园寝中迁出来与康熙帝合葬。
可以说老十三的生母是“母凭子贵”了,重情义的雍正帝为了十三弟,在登基以后是开了一个先例,不只是破天荒追封老十三的生母为皇贵妃,更是破例将其与康熙帝合葬,这份兄弟情义,在一向无情的帝王家之中,可谓是相当之罕见。
最后总结来说,清代的妃嫔们按照礼制来看,是不能与帝、后合葬在一起,最后的归宿是妃园寝。但也有个别情况,会与帝、后合葬在一起的。
当然还有一种罕见的情况,那便是后宫之中没有名分的女人,诸如贵人什么的,死后往往连妃园寝都葬入不进去,而是在帝陵附近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