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李世民托孤于李世勣后,为何要将他贬为外官?

  李勣(jì),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唐初名将,是为大唐开拓疆土的的主要战将之一,他与唐高宗李治一直保持着一层关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贞观七年,李世民任命年幼的晋王李治为并州大都督,其实并不能到任,而任命李世勣为大都督府长史,负责具体事务。由于李世勣能征善战、威名赫赫,在他的管理下并州附近的少数民族一直风平浪静,李世民赞誉他为“国之长城”,所以,这一职务李世勣一直兼领。

  贞观十七年,李治被立为太子,李世民立即任命李世勣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并对李世勣说:“我儿新登储贰,卿旧长史,今以宫事相委,故有此授。”不久,李世民又再一次公开宴会上对李世勣说:“朕将属以幼孤,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这两次对话,明显是托孤之意,对于皇上的信任,李世勣感动的一塌糊涂,将自己的手指头咬破,以示忠贞不二。

  除托孤于李世勣外,李世民还托孤于李治坚定的支持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计划用这三人组成李治统治的班底,三人中有文有武,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安排。面对皇帝的信任,正当三人准备倾尽全力扶保新帝登基时,病危中的李世民突然做了一项让人意想不到的安排:他对李治说:“李世勣才智有余,但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不能让他心服口服,我现在下诏将他贬官边地。如果他立即赴任,等我死后,你就亲自任命他为仆射;如果他徘徊不去,你就杀了他!”

  于是,圣旨下达: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而李世勣接旨后,没有丝毫犹豫,连家都没回,直接上路去了叠州。那么,李世民已托孤李世勣,为何临终前还要把他贬出长安?

  通常的说法有两种:

  其一,李世民对李世勣还有些不放心,这是对他的最终考验。

  其二,李世民教给儿子驭下之术,像李世勣这样有能力的老油条,不上点手段他不会对你心服口服。

  但我认为这这两条都不是李世民的初衷,因为:

  第一,李世民对李世勣很了解,一直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他叫徐世绩时,在瓦岗山过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论秤分金银的生活。瓦岗军失败后,头领李密归降大唐,在魏征的劝说下,徐世绩也决定归降大唐,但他并没有直接向大唐投降,而是将自己控制的地盘罗列成清单转给李密,由老领导呈给新领导。高祖李渊听说后,对徐世绩的忠诚大为赞叹,赐为李姓,之后便改为李世勣。

  李密叛变被杀后,他的旧部都噤若寒蝉,只有李世勣出面上奏朝廷,希望能够以王侯之礼安葬李密,由此其忠诚可见一斑。这些都是李世民亲眼见到的。随后,李世勣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虽是上下级,但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李世民才会说:“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由此看来,李世民对李世勣的忠心并不怀疑。

  第二、虽然驭下之术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但作为帝王,偶尔用之,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李世民很会用人,驭下之术也会根据下属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手段,对李世勣这样一个忠诚的老兄,李世民采用了煽情的手段,正中下怀,感动的李世勣两次出血:

  第一次,李世勣患了急病,李世民亲自去探望,听说需要胡须作为药引,二话不说就剪下自己的胡须给李世勣入药。端着这样一碗“龙须汤”,李世勣感动的泪流满面,不住的磕头,直到磕出血。

  第二次,就是托孤的公开宴会上,听了李世民的话,李世勣感动的“流泪辞谢”,不但咬破了手指,更是喝的伶仃大醉,不省人事,为了表现对李世勣的荣宠,李世民将自己的龙袍脱下给亲自给李世勣盖上。

  所以,通过这两次煽情,李世勣已经完全折服,不需要使用贬官这多此一举的一招。

  我认为李世勣之所以被李世民贬官,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对长孙无忌留了一手,希望关键时刻李世勣对他进行牵制。长孙无忌权力太大,李世民任命他为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事,也就是中央三省全由长孙无忌负责。如果这个舅舅起了歹心,年轻的李治如何能够制服他呢!论资历、功劳、人缘,李世勣无疑是最佳人选。所以,将李世勣贬官外地是做个样子给长孙无忌看。这样做好处有三:

  第一、代表皇帝也不太信任李世勣,可以麻痹长孙无忌,避免让李世勣树大招风,过早被干掉。

  第二、皇权交接的过程往往充满凶险与变数,将李世勣支开,可以远离旋涡,避免被趁乱除掉的可能。

  第三、将来任命李世勣为尚书仆射,分长孙无忌的权利名正言顺,因为李世民对李治的遗言说的明明白白。

  至于李世勣万一犹豫不决不去叠州赴任这一问题,李世民则丝毫不担心。因为李世勣不但武功卓越,政治水平也不低。试问一个宰相,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被贬官外地是多么的不正常。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皇帝不希望自己留在长安。所以,李世勣才义无反顾,连趟家都不回,直接去叠州赴任。

  李世民托孤李世勣是君臣之间的高度信任,是聪明人之间的默契。李世民作为帝王,对帝国的未来可谓煞费苦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安排,李治才得以扳倒长孙无忌,夺回本该属于自己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