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顾叛乱风险,执意分封诸子为王,只是为了一己私利?
自秦朝以来,历代封建王朝一般都不会像周朝那样大封诸侯。在很多有识之士看来,分封诸侯虽然好处很多,但是风险也很大。正所谓“皇权之下无父子”,在皇帝位置面前所谓亲情不过都是狗屁。而历史证明也确实如此。西汉时,刘邦大封刘姓诸王,结果酿成了七国之乱;西晋时,晋武帝司马懿同样大封诸侯,结果发生了八王之乱。这些叛乱都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灾难。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却不吸取前人的教训,大封自己儿子为诸侯,而且让他们掌握一定兵权。对于朱元璋的行为,很多人都表示不以为然,认为他不过是个没见过世面、只知维护自己“家天下”利益的土包子。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诸侯,其实质其实等同于老农民给儿子们分财产,不过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威风一点、日子过得好一点。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人的观点正应了这句诗: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朱元璋虽然出身布衣,但他的眼界和气魄哪是一般人可比?他之所以大封诸侯,其实具有深远的用意。
首先,让我们看上面这张地图。朱元璋一共封了21个儿子为王,其中有10人聚集于三北边境,其封地与北元接壤,其中以秦、晋、燕、宁四王最强。而这十个诸侯王,被称为“塞北十王”。而其他11个儿子,主要被封到了中原和西南地区。而明朝最富裕、最繁华的江浙地区,竟一个诸侯王也没有。
如果朱元璋真想让儿子们过上好日子,就应该将他们分封到最富庶的地区。而朱元璋却偏不,他们的儿子大多被分封到荒凉、苦寒的边地,以宁王为例,他的封地更是在漠南。要知道在以往,漠南地区都被视为不毛之地。
朱元璋之所以会大封诸王,主要出于两种原因:
其一,北元势力尚在,他们随时都想重新入主中原。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朱元璋派徐达、冯胜和李文忠深入大漠,力图彻底消灭蒙元残部。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明军遭遇了惨重失败,徐达率领的中路军险些全军覆没。此战之后,明军元气大伤,所以朱元璋暂时对北元采取防御政策。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采取守内虚外政策,采取分兵制和调兵制,皇权是有保障了,但是边境防卫很弱,导致在外战中屡战屡败,遭到契丹、女真、蒙古甚至党项人狂虐。所以在朱元璋看来,要避免宋朝之祸,必须在边塞留有重兵。然而长期驻守,是选择交给有能力的将领,还是选择交给自家人,答案自然是后者更有安全感。况且对于诸侯王们来说,抵御胡人入侵,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产业,会更加卖力。对于将领们来说,反正自己的防区又不是自家领地,很容易出现玩忽职守的状况。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朱元璋所封诸侯王的地区,都是被胡人统治超过200年的地区。以辽王、燕王驻守的辽东、幽燕地区为例,此地自安史之乱以来,就不听中央号令,并逐渐胡化。到了五代时期,这些地方更是被契丹人所攻占,并一直未被宋朝恢复。明朝攻占幽燕和辽东之时,这些地方已经被胡人占据500年。而明朝北方诸王的领地,从金人发动靖康之变、占据北方开始,也沦陷长达240年,曾先后受到女真和蒙古的统治。而明朝西北诸王的领地,从安史之乱时期开始,就被吐蕃和党项所攻占,其沦陷期甚至达到惊人的600年。
由此可见,当时整个北方汉人聚居区,已经数百年没有受到汉人朝廷统治。这些土地的人民不仅对汉人王朝的认同感十分稀薄,而且饱受外敌摧残,人口锐减、文化凋零,社会早就瓦解了,北方人和南方人早已出现隔阂。如果不出镇一个藩王,很难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若不出镇藩王,胡人入主中原的悲剧将再一次上演!
我们应该庆幸,在朱元璋这位雄主的带领下,明朝在北方中国的统治得到巩固,一系列恢复汉家威仪的政策得到推行。北方中国又恢复了汉家衣冠,分裂数百年的民族重新统一起来,从此再不分离。“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悲剧,从此不再上演。
之后,塞北诸王之一的燕王朱棣发动叛乱,最终夺取了政权,并取消了朱元璋的分封政策。然而,成为皇帝的朱棣并没有放松对塞外胡人的打击,他亲自将首都迁到了北京,以皇帝之尊抵御外敌,成就了“天子守国门”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