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去世前,为什么选择非嫡非长的刘弗陵作为继承人?
你知道汉武帝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公元前87年,汉代最著名的武皇帝结束了他漫长的执政生涯,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取代他继位的新帝,乃汉昭帝刘弗陵。多少令后人有些意外,因为汉昭帝不仅非嫡非长,而且仅有八岁幼龄。
我们不禁产生疑惑:究竟发生了什么?
公元前92年,震惊四野的巫蛊之祸爆发。这个牵扯了数千条生命的混乱,起初只是源自一场贪污:卫子夫的大侄子公孙敬声私自挪用公款贪掉了军需物资的开支,事发后为了免除刑罚,公孙家主动请缨追拿朝廷要犯朱安世,以戴罪立功。谁知,这朱安世反参一本,指出巫蛊诅咒之事,牵连人员主要为外戚世家(皇后卫子夫的家人)。
不久,太子被逼造反,完败。
历史上有个天大的巧合:千古一帝的嫡长子们,大多数没有好下场。汉武帝是如此,唐太宗是如此,康熙也是如此。究其原因,父皇在位时间长,太子等候了太久,其党羽和对手都已蠢蠢欲动是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汉武帝的嫡长子继承,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太子刘据虽然倒下,截至到公元前87年武帝去世,尚有年长的刘旦与刘胥,怎么就把年仅8岁的刘弗陵给安排上了呢?是有原因的,我们一个一个分析:
1、刘旦。在刘彻晚年,六个儿子中活下来的以刘旦居长,这是继承大统的优势。但在查阅史料时我们发现,就在武帝去世前一年,针对刘旦做出了相当严格的处置,《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斩其使于北阙;又坐藏匿亡命,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上由是恶旦。
在这条处置中武帝把刘旦封地中的三个县都取消了,言外之意:削减他诸侯王的权力。
为何如此呢?答案同样是来源于《资治通鉴》:
上书求入宿卫。
就在武帝病痛缠绕时,这个已经前往燕地就封做诸侯王的儿子突然请求回京,理由是“入宿卫”,既然是宿卫长安了,那就会握有军队。听上去很孝顺,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想,刘旦也是为了在父亲去世以后第一时间掌握首都,夺取帝位。老子都要死了,你个不孝子在想什么!
觊觎二字,大概是汉武帝将他排除在储君候选人范围之外的最大原因。
2、刘胥。
说来也巧,刘胥跟刘旦是亲兄弟,他们的生母是李姬,在历史中没有什么水花的女人。史书在描绘刘胥时,极言他的孔武有力,说什么体魄健壮、身材高大、力能扛鼎、与熊搏斗…这也是史料记载时惯用的春秋笔法,反面也是在说明,刘胥没有政治头脑,不适合继位。《汉书》短短一句概括:
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
力气大有啥用?不识礼照样拿不出手。武帝在感叹这哥俩的不中用时还说“早知道就把他们封到齐地去熏陶熏陶了!”
可即便如此,皇位摆在眼前不动心思是不可能的,尤其当兄弟稀薄,皇帝年幼。汉昭帝登基以后,刘胥不知道怎么想的,找了个女巫大行诅咒之事,结果刘弗陵英年早逝,刘胥以为女巫真乃神人,遂杀牛宰羊地感谢,可见智商感人。
总而言之,汉昭帝的八岁登基,是汉武帝晚年的不得已:太子被害死了,其余人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刘旦心怀叵测,刘胥实乃草包,与其立一个性格已养成的废柴败光大汉基业,还不如让一张白纸的幼童继位,再让霍光等人好好辅佐,他终能学会怎么做一个贤能的皇帝!
光到此,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刘彻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物,这样的性格让他比其他仁慈之君更能发现威胁。
我们都知道,武帝继位之初,国家大权还在太皇太后窦氏手里,刘彻被压了一头,十分憋屈。后来,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的老妈馆陶公主,也不是个消停的人。晚年,皇后卫子夫的家人也总能对朝政有话说,大将军卫青、霍去病都敢催促皇帝把皇子们赶到封地了。汉武帝太明白,外戚的威胁。
于是,就在刘弗陵登基前夕,其生母赵婕妤被赐死,正所谓留子去母。大汉王朝多了一个没娘的小皇帝,历史中多了个可怜的女人,而于武帝,少了个后顾之忧。
办完这一切,刘彻咳了两声,再没呼吸:大汉,以后就交给你们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