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朝的神机营是怎样的存在?有哪些功绩?

  对神机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神机营,军队名,明朝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种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

  神机营是明朝皇帝直接指挥的机动部队,编制为5000人,其中,步兵有3600人,全部配备火铳,炮兵有400人,配备野战重跑炮160门,大连珠跑200杆,还有炮兵防身用的手铳400杆,最后还有骑兵1000人。

  明代的神机营建于明朝初年,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独立枪炮部队,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年),还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就是唯一装备火器的起义军,在与陈友谅的一系列战斗当中,火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明朝建国后,火器也成了明军的制式兵器之一。

  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重要兵种。

  神机营创建后,多次跟随明朝的皇帝出征,利用手中的厉器——铜火铳作战,对北元残余势力进行了沉重的打击。

  神机营大放异彩还要属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京师保卫战。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率明军北伐瓦剌,结果,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也被俘,“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最严重的危机。

  瓦剌领袖也先又乘胜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明朝京师北京杀来。而明军的精锐部队都已在“土木堡之变”中丧失殆尽,此时,只剩下一些老弱疲惫的士卒守卫京城。

  明英宗被俘,朝野震动,京城内人心惶惶,大官富户纷纷南逃,甚至有的大臣主张南迁。

  唯有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担负起了全权指挥北京保卫战的重任。

  于谦紧急调动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以及浙江兵来到北京,使京城兵力由数万人迅速增加到22万多人,形成了在兵力数量上对瓦剌军队的优势。

  面对强敌,于谦还果断下令:将领不顾部队直接先后退的,斩将领;士兵不顾将领先后退的,后队斩前队。

  瓦剌大军临近北京城前,于谦命大将石亨在德胜门城外找了一排空的民房,在里面秘密安排神机营部队埋伏好,然后派遣少数骑兵佯装战败以引诱敌人。

  也先果然中计,亲率精骑万人穷追不舍。等瓦剌骑兵进入埋伏圈后,于谦一声令下,明军开始反击。只见神机营火器齐发,枪炮齐鸣,密集的枪弹和炮弹从空屋子里射向敌军。

  瓦剌骑兵哪里会料到,空屋子里会暗藏机关,刹那间,瓦剌骑兵被攻击得人仰马翻,死伤无数,惨败而归。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等将亦中炮身死。

  神机营射击采用的是三段式的射击方法,即把士兵分为三排,首先射击的是第一排处于队列第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紧接着就是处于队列2、4、6、8、10、12等位置的士兵射击。

  第一排士兵射击之后,马上把空枪递给中间一排的士兵,并从中间的士兵手中接过装好弹药的火铳。中间一排的士兵从第三排士兵手中接过已经装好弹药的火铳,快速递给第一排士兵,同时,还将第一排士兵递回来的空枪递给第三排的士兵,第三排士兵的主要任务就是装弹药。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对敌人连续不断地射击,使敌人没有喘息的机会,无法冲锋到自己的阵地前沿。

  发明这种射击方法的是明朝初年的开国名将沐英,这一射击方法领先世界200多年。

  据《明史》记载,沐英在征讨土著首领思伦发的时候,思伦发组织了上百头大象进行攻击。沐英使用火器对付大象这种野兽兵种时,感到火药装填速度太慢,于是改进了射击方式。

  沐英把少量火枪手和弓箭手混编,摆出前后三队火枪手、神箭手。当大象临近时,第一队火枪手、神箭手猛烈射击,然后退至队伍后专心装填弹药;如果象阵不退,第二队再射;仍不退,第三队继续跟上。

  明军火枪、强弩连续不断地齐发,大象有受伤的,有受惊的,纷纷惊慌回逃。明军遂获得胜利。

  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连续数日攻城,都以失败而告终,也先担心明朝的各路援军赶来,唯恐后路被切断,他不敢恋战,围了北京五天之后,又撤退回了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