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什么是五国伐齐?一场由闹剧而引发的内乱

  五国伐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战国时期,顾名思义,在这段时期里,华夏大地上曾经发生了无数的大战,不过能够被称之为历史转折点的唯有两场战役,一场是秦赵之间惨烈的“长平之战”,一场是赵、魏、韩、燕、秦五国为了打击齐国而发动的“五国伐齐”。

  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主力尽失,山东六国从此再无一国有能力独自抗秦,而在“五国伐齐”后,齐国几乎亡国,从此霸业凋零,秦国开始一家独强。有不少人认为比起“长平之战”,之前爆发的那场”五国伐齐“才是战国历史上真真正正的转折点,因为在”五国伐齐“之后,此前作为抗秦主力的齐国倒下了,后续扛起抗秦大旗的赵国因为自身的短板,根本不具备与秦国全面对抗的实力,天下其实早已入秦国囊中。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五国伐齐”这一战国历史重要转折点的前因后果。

  有意思的是,这场大战为何爆发,归根结底还要从燕国身上说起,而不是齐国……

  公元前316年,当时的燕国国君是燕王哙,也不知道这位爷是哪根筋搭错了,又或许是燕国再度发扬了固守“王道传统”的精神,反正这位爷脑子一热,再加上苏代、鹿毛寿等人一忽悠,竟然在大争之世,突然想起来要效仿上古先王,玩起了禅让。

  不久,他在燕国王宫召集群臣,宣布废掉太子平,自己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把国内大小官员的官印收回,交给子之重新任命,自己也出居别宫,对子之称臣。

  政局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动,有既得利益者便有利益受损者,一场席卷了整个燕国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或许,没有人会想得到,在这场风暴之中,除了燕国本国,齐、赵、秦三国也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进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一场强国交锋的时代大剧……

  在这场闹剧之中,受益最大的便就是燕相子之,损失最大的便就是燕太子平,平白无故就丢掉了王位,放谁身上受得了?

  于是乎,燕太子平与一众党羽趁机发动政变,调集大军围攻子之,哪知子之早有准备,太子平并未占到什么便宜。不久,燕将市被转攻太子平,导致太子平大败,逃亡齐国,市被则是被子之诛杀。

  得知太子平流亡齐国的消息,齐宣王找到了太子平,打着帮助太子平复国的旗号,出兵干涉燕国内乱。在齐宣王君臣的一手操纵之下,太子平、子之被杀,燕王哙自尽身亡,齐国几乎占领燕国全境,再加上中山国趁火打劫,燕国已然名存实亡。

  作为燕齐两国的邻国,赵国并不愿看到齐国侵占燕国,于是,赵武灵王从韩国接回了燕王哙之子公子职,但是此时的赵国正处于胡服骑射的改革时期,国力受损,无力独立出兵干涉燕国内乱,与作为战国中期霸主的齐国撕破脸皮。此时赵武灵王突然想到了一个人——秦惠文王。

  在当时,能够有足够的实力与齐国相抗的只有秦楚两国,而楚国横强南方,对北边的燕国鞭长莫及,而秦国则不一样了,秦燕两国本就是姻亲,秦惠文王还是公子职的外祖父。不仅如此,秦国上下对于数年前的那场桑丘之战的大败并不甘心,虽然明面上对齐国恭恭敬敬,但是却一刻都没有忘记向齐国复仇。

  随后,赵武灵王将公子职送到秦国,请求秦惠文王施以援手,此时的秦国刚刚在丹阳、蓝田接连挫败楚军精锐,重创了楚国,与齐国争雄天下的热血又开始沸腾起来了,而且既能打击齐国,又能在燕国建立一个亲秦政府,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秦惠文王调集兵力,借道赵国,气势汹汹地向燕国杀去,因为齐军在燕境烧杀掳掠,并不得燕国百姓喜欢,而秦国又是吊民伐罪,自然一路势如破竹。与此同时,赵武灵王送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

  随着燕昭王进入燕国国都蓟城,正式登基即位,这场长达数年的燕国内乱才宣告结束。

  在这场动乱结束之后,燕齐两国之间世代交好的局面一去不返,燕昭王此后更是以灭齐为终身奋斗目标,被后人称之为“执君”,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为什么说齐国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不是三十年后的那场“济西之战”,而是因为这场子之之乱呢?

  这是因为在马陵之战后,齐国已然取代魏国成为了天下霸主,秦楚两国虽强,但是两国却不能独自与齐国展开全面对抗,更何况齐楚两国还是关系紧密的盟国,齐国明明有着豪夺天下的能力,从干涉燕国内政开始,却一次又一次地贪图小利,以至于最终导致了五国伐齐的局面。

  早在齐国出兵干涉前,孟子便多次提醒齐宣王夺取天下一定要注意民心向背。

  子之乱政,齐国出兵帮助太子平复国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如有机会,确实可以借机将燕国纳入控制范围。可是,在齐军进入燕国之后,齐宣王与大将匡章并未约束将士,纵容他们在燕国境内烧杀掳掠,失掉了燕国百姓的支持。孟子提醒齐宣王要将齐军撤出,这样还能继续将燕国绑在齐国的战车之上,齐宣王却不以为意,最终将世交燕国推向了抗齐的秦赵阵营。

  而他的儿子齐闵王更是将这种贪图小利的精神继承并且发扬光大,最终与盟友楚国、魏国、韩国离心离德,于公元前284年诱发了“五国伐齐”,齐军主力在济西之战中全军覆没,齐国几乎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