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的名臣,为何朝廷却处处提防他呢?
清政府晚期虽然昏庸腐朽,但是却有几位老臣忠心为国,才让清王朝不至于轰然崩塌,其中曾国藩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曾国藩是著名的“中兴大臣”,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于风雨飘摇之中挽救大清王朝于既倒。
但即便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人物,满清的皇帝却始终以满汉分野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他,小心地提防着他,不想让他尾大不掉、独居大功。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随即,曾国藩上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结果咸丰帝气得将奏折掷于地上。
随即曾国藩生母去世,他丁忧回籍。咸丰二年底,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圣旨。经郭嵩焘力劝,离家前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事宜。他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湖南同乡为主,按照戚继光的办法,组成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为湘军。
咸丰四年九月,曾国藩一举攻克太平军占据的湖北省会武昌,名声大震,咸丰帝闻讯极为高兴,打算任命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并谓“不意曾某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
不料首席军机大臣祁寯藻(也是汉人)却在一旁小心提醒咸丰皇帝:“曾某以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其实是想说,曾国藩居然能一呼百应对付太平军,万一他要造反怎么办?
果然,咸丰帝立即醒悟过来,默然变色,随即把任命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的谕令收回来,仅赏给曾国藩兵部侍郎的空头虚衔。
此后的六、七年时间,曾国藩皆“不获大行其志”,没有办法直接出任某一省份的总督或者巡抚,从而也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稳固的大后方。
直到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苏州、常州,两江总督何桂清被革职,经过大臣肃顺的大力推荐,曾国藩才得以出任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
对于清廷在这个事情上的反复,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得极为清楚:“迨文宗(指咸丰皇帝)末造,江左覆亡,始有督帅之授。受任危难之间,盖朝廷四顾无人,不得已而用之。”也就是说,但凡有一点其他的办法可想,有稍微合适一点的人可以启用,曾国藩就不可能受到重用。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对平民展开屠杀,当时的南京城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咸恨湘军,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随后,朝廷仅加封曾国藩为一等侯爵,他的弟弟曾国荃为一等伯爵。试想,如果换成了满族人有此等功劳,即使不封王,至少也会加封公爵的。
即便如此,清廷还是对曾国藩小心提防。为了打击曾国藩的势力,清廷人为制造了他与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的矛盾,并达到了离间关系,让他们这些汉人官僚彼此监督制衡。
曾国藩对自己的处境十分清楚,他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故而他很早就表示,“万一金陵克复,拟即引退,避贤者路,非爱惜微名,而求自全也。”
不过,当他打下南京后,就因功劳居首,受到满族正白旗出身的湖广总督官文攻击,曾国藩被迫迅速裁撤湘军25000人。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也受到连累。曾国荃因为得罪了官文,一个月内几次受到慈禧太后的严厉斥责,当时京城大小官员的舆论也出奇一致,都认为曾国荃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所谓“打狗还须看主人”,对曾国荃的攻击,背后的真正目标是谁一目了然。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改任直隶总督,被调离了他的势力大本营江南地区。同治九年(1870年),朝廷命曾国藩处理非常棘手的“天津教案”。天津教案发生之时,曾国藩已患重病,但朝廷仍然坚持。曾国藩收到命令后十分惊恐,甚至出发前立下遗嘱。
曾国藩在交涉时,对西方列强做出了很多让步,导致全国舆论大哗,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自京师及各省皆斥为谬论,坚不肯信”。所以有人认为:“曾国藩实际上死于处理天津教案导致的精神打击。在如履薄冰的对外关系处理中,他的忠、信、笃、敬四字秘诀,未能挽救自己的名声乃至生命。”
通过曾国藩的遭遇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的满汉一体、各民族平等都是骗人的鬼话,可千万不要相信,不然一定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