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个的投军机会成了朱元璋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朱元璋刚投义军时,身着和尚衣服,来到濠州城下,说要投奔郭子兴。虽说元军当时不敢进攻,但是红巾军的防范也很小心严密。就在两军对垒时,忽然从城外跑来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奇特,甚至长相有些奇怪的和尚,不免让人起了几分警觉。守城军士不由分说,就把他抓了起来,打算把他当做元军的奸细杀掉。

  郭子兴正在他的元帅府里,苦苦思索着用兵对策。就在此时,手下的军士前来报告,说是抓住了一个奸细,要请令旗去杀人。如果是以往,郭子兴是不会过问的,但这天他一听说是元兵的奸细,心想不能让他就这样死了。郭子兴就骑马赶到了城门口,看到面色从容,相貌奇特,气宇不凡的和尚朱重八,不由得面露喜色,当即决定收留下他。

  在《明史》里有过一段对朱元璋长相的记载,说他“姿貌雄伟,奇骨灌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前八个字说的是朱元璋的外貌,后八个字说的是他的气质。真实的朱元璋究竟长什么样子,传说的版本很多,其实男人的丑俊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后世的画像也未必没有倾向性。他大概是属于那种很有棱角、很骨感的一类人。至于气质,肯定是卓然不凡,不然不足以立马就给郭子兴留下了好印象,并马上被收入军中。

  在这之后,朱重八将他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所谓璋,是一种锋利的玉器,后有人解读“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元璋,即消灭元朝的意思,可备一说。在今后的史册里,这个名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进取的人。

  这次抉择是朱元璋一生荣辱成败以至生死攸关的一个转折点。朱元璋的投军过程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这种貌似偶然的里面也带有其必然的一面。在接到汤和的信之后,他一开始并没有盲从,而是思考了良久,这说明了朱元璋心思的慎密。而这,正是一个智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于关系到自己一生安危的重大转折,年轻的朱元璋对自己人生中这一完全是由个人独立决定的道路小心计划。尽管他很年轻,却在走南闯北的经历中,总结了很多处世的经验。他明白,参加与朝廷对抗的起义事关重大,在悬赏捉拿的威慑下,不容出错。选择机会上的任何失误必然会带来最惨重的教训,甚至丢掉生命。然而,在情况突变,遭遇危机,面临生死抉择的情况下,他又一次表现出了无比的果敢。

  从此他一生的戎马生涯就开始了。

  朱元璋初到义军,没有任何背景,人生地不熟,在起义军队伍当中没有人为他撑腰,将领们对朱元璋更是一无所知,更别提受重用和提拔了。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唯有拼命地创造机会表现自己,才能实现胸中的梦想,像外祖父那样纵横沙场。

  朱元璋在训练上表现得异常出色,不仅能够完成训练任务,而且还能够时时有所发挥,充分显示了积极的进取心。长期的良好表现,渐渐获得了郭子兴的注意。郭子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知不觉中已经把朱元璋引为同类,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才。

  在出兵打仗的时候,郭子兴就有意把朱元璋带在身边,以此来看看朱元璋在战场上的能力。朱元璋也果然在战场上依然表现得非常出色。《明太祖实录》有记载,“凡有攻讨,即命(朱元璋)以往,往辄胜,郭子兴由是兵益胜。”《明史•郭子兴传》里对朱元璋的描述为“数从战有功。”

  作为郭子兴的护卫亲兵,朱元璋主要的职责就是保证主帅的安全。朱元璋以队伍为家,他的可贵之处在于非常尽职尽责,在郭子兴的马前,经常掩护郭子兴,奋勇杀敌,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在军队里,朱元璋很快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杰出的才干。比起其他的农民兵士,他是一个很突出的人,不但作战勇敢,谦虚谨慎,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每次出战必胜。同时他又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总是第一个迎上去。更由于他在皇觉寺曾经认真刻苦地学习过,所以与一般的士兵相比,他有很好的笔上功夫。因此,军中要是有什么文书之类的事,大家都喜欢找他来帮忙。这一切都让他有了很高的威信。

  不过多少时日,连郭子兴也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甚至遇到军中大事也都找他相商,逐渐成为郭子兴的心腹。郭子兴很快把朱元璋调到了元帅府当亲兵,并提拔他为九夫长。

  投奔郭子兴是朱元璋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人其实都是有贵人相助的,就如关上了一扇门就会开一扇窗作为补偿。在以后的人生上,朱元璋抓住了每一个机遇,并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