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舅舅和叔叔相比,古代皇帝为何多重用自己的舅舅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皇帝舅舅和叔叔,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地位最高的其实只有皇帝和他的亲戚,除此之外的所有人都是过客。皇亲国戚的构成元素和普通的家庭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罢了。这个家族并不和谐,因为在权力的面前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保持初心的地步。

  皇亲国戚如果拆分来看的话,可以分为两种。皇亲指的是皇帝父亲这边的亲戚,“国戚”指的是皇后的亲人,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常常把皇后当权的形式叫做“外戚干政”。

  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皇帝英年早逝,皇子的年龄又非常的小,这个时候就要借助皇后的力量来治理朝政。不合格的皇后会趁着这个机会把持朝野,建立自己的势力,形成国家的隐患。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这样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史官对这种情况是非常深恶痛绝的,他们常常把外戚和宦官当成整个国度最大的危险,因为他们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很容易窃取皇帝的权利,在狐假虎威的过程中,做出很多危害社稷的事情。

  外戚干政造成的影响非常的恶劣,在发生了一系列的惨案之后,后世的皇帝对于外戚的防备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上是非常重视“制衡”这一原则的,皇帝认为只有手下的人相互抗争,自己的王位才能坐的平稳。为了制衡幼主的叔叔伯伯,皇帝常常会启用太子的舅舅,让他们之间形成一种全新的制衡关系。这样的观点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重视血脉传承的春秋战国

  在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前,各国的君主喜欢重用自己的弟弟,毕竟打虎亲兄弟嘛。这就延伸出一个新的称谓,即公子某。春秋时代的公子,相当于后世的太子。公子某也就是像太子一样重要的大臣的意思。

  春秋时期,人们更愿意用父系氏族中的成员。这样的好处非常明显,那就是君主在得到自己弟弟的辅助下,整个国度都会欣欣向荣。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非常的大,几乎每一次皇帝的离世,都会造成一场战争。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一些皇帝的弟弟实在是太能干了,完全抢走了皇帝的功劳,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皇帝的名字,只记得这些“公子某”的名号。战国四公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样的行为就是常说的功高盖主。这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的重要原因。

  二、明智的汉武帝开始启用外戚

  1、宗亲造成的危害到了汉朝依然存在,汉武帝成年之前,帝王的权利也一直被窦太后所掌握。汉武帝想要得到属于自己的权利,就需要拉起属于自己的队伍

  让这些人在朝廷上有更重要的地位,这样才能扩大皇帝自身的影响力。这是“大司马”这一职位的起源。大司马的等级甚至比三公九卿都要高。

  2、担任大司马的全是汉武帝的外戚。刘弗陵是汉武帝晚年出生的儿子,在巫蛊之祸中,武帝的长子自杀而亡,为了保护年幼的刘弗陵,汉武帝把他的舅舅霍光任命为大司马。这是舅舅当选高位的先例。

  三、皇亲好还是国戚好?

  虽然历史上外戚干政造成的灾难不在少数,但是像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却不曾出现。外戚当权要比宗亲当权好的多。

  外戚最大的好处在于没有很大的势力,皇帝可以轻松的扶持或摧毁一个外戚集团,这就是皇帝的工具人,需要你的时候重用你,不需要的时候在把外戚的地位慢慢架空,简直不要太轻松。

  结语:让舅舅辅佐自己的孩子,要比让叔叔抚养孩子好的多。首先叔叔是家族中的强者,他完全可以把小皇帝的位子取代。舅舅则大不一样,他们是因为自己姐姐的关系才走入皇室家族,在整个家族中的地位非常低,不容易出现专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