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辽太宗为何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侄子?

  自古以来,皇位传承基本都遵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原则。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皇帝在有儿子的情况下将皇位传给儿子,没儿子的情况下将皇位传给兄弟,如果既没儿子又没兄弟,那才会考虑将皇位传给近支宗室。不过,历史上有一位帝王却在既有儿子,又有兄弟的情况下,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此人便是辽太宗耶律德光。

  说起辽太宗的皇帝宝座,其实还有一段曲折经历。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生前册封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此举表明耶律倍将是无可争议的合法皇位继承人。

  耶律倍聪慧灵巧,才华横溢,他是一位极有天赋的画家,其部分画作后来成为宋朝皇室收藏的精品。直到今天,耶律倍的少量作品仍被保存下来成为传世名画,比如收藏在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东丹王出行图》。除此之外,耶律倍在文学、医药、音律、阴阳学等方面也都有很深的造诣。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契丹贵族而言,耶律倍的多才多艺并不具备吸引力。他们更期待让一位在政治、军事方面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子来继承皇位,而二皇子耶律德光正是这样一位人物。

  耶律德光为人成熟稳重,有将帅之才。他早年在契丹对河北发动的入侵战争中崭露头角,后来又以主帅身份统领军队征讨周边游牧民族,并取得了胜利。因此,大多数契丹贵族都希望耶律德光能成为皇位继承人。后来,连耶律阿保机本人也意识到耶律德光才是最佳人选。

  不过,皇储问题涉及到国家的根基,不能说立就立,说换就换,况且耶律倍也是个相当优秀的皇子。因此,在耶律阿保机在世的时候,他以不容置疑的个人权威压制了一切反对意见,坚持传位给耶律倍。然而,在阿保机去世后,耶律倍的继承人身份就立刻变得岌岌可危了。

  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是辽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强人,她在辽国的权威仅次于阿保机本人。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都是述律平的亲生儿子,但性格强势的述律平显然更喜欢次子耶律德光。阿保机去世后,述律平尽其所能敦促耶律倍放弃继承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明争暗斗,耶律倍最终屈服于母亲和多数契丹贵族压力,让位给自己的二弟耶律德光。

  927年年底,耶律德光正式继承皇位,成为契丹(947年才改国号为大辽,即辽国)的第二任皇帝。耶律德光并没有辜负多数人的期待,在他的带领下,契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发展,契丹的民族文化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不过,对耶律德光而言,被迫放弃皇位的耶律倍始终是他心中难以抹去的阴影。为了防止耶律倍夺位,他派人对其进行严密监视,并想方设法削弱他的权力。最终,耶律倍选择从海路逃往中原,并进入了后唐的宫廷。

  936年,后唐将领石敬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并成功推翻了后唐政权。为了表达自己对契丹皇帝的感恩之情,石敬瑭很识相地杀死了成为俘虏的耶律倍,帮耶律德光解决了心腹之患。

  944年,耶律德光率倾国之师南征。三年后,他成功击败了占据中原地区的后晋政权,并宣布将国号由“契丹”改为“大辽”。辽国这一称呼至此才正式出现。

  然而,辽国对中原的统治只维持了短短三个月就宣告失败了。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回师途中突患重病,在行军至栾城(河北栾城县)时病死。辽太宗早年在母亲述律平的要求下,同意在自己去世后将皇位传给三弟耶律李胡。因此按照法理来说,耶律李胡将成为辽国的新皇帝。可是,辽太宗在临终前却做了一个让很多人看不明白的事情,他既没有将皇位传给耶律李胡,也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耶律倍就是被辽太宗给害死的,因此耶律阮和他应该有杀父之仇。可他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继承人不选,偏偏要选择耶律阮呢?这其实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耶律李胡性情暴戾,残忍无道,绝对不是皇位的合适人选。辽太宗当年是迫于母亲压力,不得不答应这个要求。但任何为国家利益考虑的契丹人都明白,耶律李胡如果成为皇帝,那必将是辽国的一场大灾难。因此,辽太宗在临终前自然要违背当初的承诺。

  其次,辽太宗的几个儿子当时年纪都还不大,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威望。如果他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恐怕连耶律李胡这一关都过不去,结果只会引发一系列流血冲突。与其这样,还不如将皇位归还给大哥耶律倍这一脉,既解决了继承人问题,又可以让自己在九泉之下也算是对大哥有个交代。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耶律阮本身足够优秀。耶律阮很小时候就跟在太宗身边长大,太宗对他视如己出,并刻意培养他的能力。耶律阮慷慨大方,待人宽厚,而且骑射精湛,在战场上表现英勇。因此,他在契丹贵族中受到了普遍的尊敬,太宗决定传位于他,很容易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拥护,这对于实现权力平稳过渡来说尤为重要。而且耶律阮宽厚的性格也注定了他会善待太宗的儿子们。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传为给耶律阮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