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李斯位极人臣,为何最后会被众叛亲离呢?

  李斯最初是吕不韦的门客,后来投靠了秦始皇,功劳卓著,深受器重。李斯作为法家弟子,一手促成秦律的设立和实施,废分封,设郡县,道车同轨,一统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为巩固秦初集权维护国家一统做出优秀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在后期,李斯急功近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婿公子扶苏来取得自己的相位,被二世胡亥拜相后又处处被赵高掣肘,很少真正顾念黎民百姓的福祉。惋惜李斯最后还是难逃赵高的阴谋算计,被二世处以腰斩之刑,朝堂中无一人替他求情。李斯位极人臣,为何最后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呢?

  一、背叛扶苏,显露首鼠两端的小人行径

  但闻佳期邀相送,扶苏心比天下重。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自幼聪明好学,悲天悯人。长大后,扶苏刚毅而武勇,深得秦始皇爱重。

  后来秦始皇为了磨砺扶苏的意志和能力,将他派随大将军蒙恬修筑长城,抵抗匈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数年的塞外军营生涯,将扶苏变得有勇有谋,坚毅宽厚,同时为人谦逊,礼贤下士,在军营和朝野中的均享有很高的威望。

  秦始皇曾经一度将扶苏当作自己的继承人培养,同时扶苏还受到大将军蒙恬的鼎力扶持,风头早已盖过公子胡亥。公子胡亥资质平平,原本对储位和权力没什么兴趣,只想做个富贵闲人,惋惜他的老师赵高却是个心狠手黑的野心家,早已觊觎相位多时。

  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于巡游途中,扶苏在塞外和蒙恬一起抵抗匈奴,赵高趁势篡改秦始皇遗诏,扶持胡亥为太子,扶苏被逼自杀。赵高为了稳住朝中大臣,便趁机拉拢李斯。

  李斯本为扶苏岳父,位高权重,按理来说他没必要为了胡亥做这种犯上作乱、违逆臣伦的事情。但赵高却对他威逼利诱,称若他支持胡亥,则日后必定拜相。

  若他不答应,则胡亥登基后必定清算李斯一族。李斯权衡再三,扶苏身边已有蒙恬,若他支持扶苏也得不到相位,倒不如支持胡亥赌一次,于是便在权欲驱使下背叛了扶苏,转而支持胡亥。

  李斯此举,朝野震动,尤其是在扶苏身死、二世暴政的情况下,朝中百官人人自危,苦不堪言,均把怨气归结到李斯的背信弃义上。

  二、身居高位,不谋其事,放任朝纲崩坏

  李斯早年在秦始皇身边时,倾尽毕生才华,为秦一统中原立下优秀功劳,众人拜服。惋惜二世即位之后,李斯身居高位,因赵高屡进谗言从中挑拨,君相失和,导致李斯对朝政极其失望,放任赵高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党同伐异。

  朝野上下本就对赵高和二世的暴政愤恨已久,见相国如此尸位素餐,则更将李斯视为祸患,盼着他早登极乐。

  三、阿谀妥协,致峻法严苛,朝纲崩坏,生灵涂炭

  秦二世即位之初,李斯本也有心稳定朝局,整顿朝纲,好好成就一番相国伟业。惋惜他高估了自己在胡亥心中的分量,而低估了赵高的卑鄙。赵高扶李斯登上相国之位本来就只是权宜之计,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先让胡亥登基,然后除掉李斯取而代之,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无冕之王。

  李斯成为相国后,常常捧着自己的奏疏欲答天听而不得见天子。赵高深受二世信任,强势掌控朝政,严刑峻法,生灵涂炭,朝野惧怕。长此以往,李斯一面开始对天子和赵高阿谀奉承,尽表溢美之辞,另一面对赵高提出了质疑,赵高便顺水推舟,每每李斯要面见天子时,赵高就特意挑二世休闲娱乐的时间安排李斯觐见。

  二世多次被李斯打断玩乐兴致,颇有怨言,赵高又趁机进谗言,构陷李斯功高震主,有谋逆之心。二世的皇位来的本来就不光彩,再加上李斯是扶苏的岳父,本就对他心存疑虑,听闻李斯如此不堪,不论真假,直接坐实李斯的罪名,最终判了李斯腰斩之刑。

  总结:扶苏在世时贤良之名远扬,李斯作为他的岳父即使不能得到相位,也是位极人臣,至少能够在扶苏称帝后继续在朝堂上建立功业,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惋惜他被权欲蒙蔽了双眼,错判了形势,又识人不明,沦为奸佞的附庸,把本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走成了狭窄绝路。胡亥即位后,暴秦二世而亡,历史也算是对李斯的政治投机做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