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李亨,一生改过五次名字是怎么一回事?
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这个倒不是唐肃宗李亨的问题,因为这是唐玄宗为他改的,而为其改名的原因则是要提拔他,也就是李亨每升官一次,就会被改一次名。
话说回来,似乎唐朝的皇帝有一种改名癖,唐朝20位皇帝之中(不含武则天和少帝李重茂),竟然有十二位都曾有过改名历史。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
唐中宗李显,初名李哲;
唐睿宗李旦,初名李旭轮,后改为李轮;
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
唐宪宗李纯,初名李淳;
唐穆宗李恒,初名李宥;
唐文宗李昂,初名李涵;
唐武宗李炎,初名李瀍;
唐宣宗李忱,初名李怡;
唐僖宗李儇,初名李俨;
唐昭宗李晔,初名李杰,后改名李敏;
唐哀帝李柷,初名李祚。
至于唐肃宗李亨,《旧唐书》有载,“初名嗣升……开元十五年正月,封忠王,改名浚。……二十三年,改名玙。……二十六年六月庚子,立上为皇太子,改名绍。后有言事者云:绍与宋太子名同,改今名。”正如前文所说,唐肃宗李亨每次改名,几乎都伴随着身份的变化。
1、初名李嗣升。景龙四年(710年)八月,李隆基被册立为太子后不久,李隆基与李亨的母亲杨氏成婚,不久之后,杨氏怀孕。然而此时由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关系日益紧张,李隆基担心太平公主以“耽于女色”为借口攻击自己,李隆基命属下弄来堕胎药,差点将李亨扼杀于母腹之中。但思来想去,最终没有施行。李亨出生以后,被取名李嗣升。在其两岁之时,被封为陕王。
2、改名李浚。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李隆基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后,命人在安国寺东附苑城修建了“十王宅”,随后将已经长大成人的皇子安置于其中,诸王分宅居住,并由宦官担任监院使,负责管理诸王的日常活动。开元十五年(727年)正月,李亨被封为忠王,改名浚,而年满16岁的他也被迁入十王宅居住。同年五月,李亨领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不过只是遥领,没有实权。
3、改名李玙。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亨被改名为李玙。玙是一种美玉,常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这应该是李亨一生中,唯一一次不是因为身份变化而改名,而应该是因为此时唐朝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改名。
4、改名李绍、李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在武惠妃和宰相李林甫的陷害下,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先后被废杀,因当时武惠妃极为受宠,故而宰相李林甫极力推荐立武惠妃之子李瑁为太子。然而不久后,武惠妃竟然惊惧而死。于是,李亨便被立为了太子,而李隆基也顺势将其改名为李绍。此后,有人指出“绍”与宋太子同名,于是李亨又被改名为了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