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代奸臣赵高是秦皇室远亲,有女有婿不是阉人?

  由于秦始皇一直寄希望于长生不死,所以始终没有立太子。但长子扶苏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被大多数人看好。内史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扶苏跟随军中,显然是外放锻炼,准备接班。蒙氏是秦朝战功最盛的望族,从蒙骜、蒙武起,为秦帝国一统华夏立下赫赫战功,现在除蒙恬率领秦军几乎全部主力部队以外,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主管最高司法。蒙恬与扶苏在北方边境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蒙氏家族应该非常支持扶苏。

  本次出巡秦始皇带有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赵高、上卿蒙毅、少子胡亥,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留守咸阳,蒙恬和扶苏在北方打匈奴、修长城。史载秦始皇赐诏给扶苏,让他把军事托付给蒙恬,自回咸阳办理丧事。虽然没有明说明让他继位,但这个召唤明显带有此意。不过那时候没有电话,不能直接通知本人,必须通过一套正式的公文手续,经办手续的人就是赵高,问题也就出在他身上。

  秦皇室赢姓赵氏,这个赵高是皇室远亲,但其父曾犯罪,母亲被罚为奴婢,出身相对卑贱。如果是在秦朝之前,是没有什么政治前途的,但赵高生在了好时代,只要有才能,就有出头的机会。赵高文武兼修,练得一身好武艺,又精通刑狱律法,秦始皇任命他为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车舆,还让他兼任少子胡亥的老师。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上卿蒙毅判其死刑,但秦始皇不但赦免其罪,还官复原职,甚至兼行符玺事,也就是掌管皇帝符玺,相当于贴身文秘。这种工作在后来一般都是由宦官承担,而《史记》中一句有歧义的“宦籍”,更使很多人都认定赵高是宦官。其实在先秦“宦”只是近臣之意,并非指阉人,赵高有女儿女婿,怎么可能是阉人?

  扶苏师从蒙恬,胡亥师从赵高,显然双方是竞争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推测,蒙毅判赵高死刑,但罪名史书无载,且秦始皇不但赦罪还官复原职,可见这个判罚本身也未必公正,或是双方争权中的一次交锋。始皇在时还可以平衡一下这种争夺,而他一旦故去,形势就会完全倒向继位的一方。

  本来扶苏一方占有绝对优势,事实也正向这个方向发展,但赵高也不会轻易就范,要利用贴身文秘的职务之便奋力一搏。赵高悄悄扣住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不发,没过几天,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大平台村),秦始皇驾崩,赵高先不发丧,而是紧急召来左丞相李斯密谋。

  赵高首先说明了皇帝死在外地容易引发动乱,李斯也表示可以赞同,同意将尸体送回咸阳再公布。然后就是拥立谁继位,李斯第一反应当然也是扶苏,而且作为丞相,他怎么可能容许伪传诏书这种事。但赵高向他分析了形势:“君侯才能、谋虑、功高、无怨(指没有怨恨,群众基础好)、长子信之(指扶苏的信任),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比蒙恬如何)?”李斯还是一个很客观的人,老实回答:“不及也。”赵高说:“那就对了,扶苏当了皇帝,肯定用蒙恬作丞相,你最终不能位极人臣而衣锦还乡。胡亥仁慈笃厚,可以为嗣,请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