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庞统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庞统为什么能和诸葛亮齐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庞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统年纪轻轻为什么会早早逝世?庞统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庞统为什么和诸葛亮齐名?

  东汉末年,天下未分之时,天下大多数人都想功成名就,挣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功名禄利,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但有的却不这样想,有着天大的本事,却只想种种田,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其实诸葛亮就是这样的,只是无可奈何被刘备请出山。

  除了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也是这样的人物,并且他早已是成名的隐士,才能过上平静的生活,因为名声在外,庞统有一天想去拜访他,走了两千里路,到了司马徽家中,正好看见司马徽在采桑叶,而庞统就这样站着与司马徽,聊了一天一夜,因此成了历史上所谓的,桑下之论。

  在这一场谈论中,各自有各自的看法,虽然彼此观点不同,但是依旧对庞统之才,佩服不已,因此水镜先生才会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同时也成就了庞统的名声,后来庞统去了东吴发展,在周瑜手下做事,但是又被鲁肃一封信,连人带城打包给了刘备,同时他也算是,和诸葛亮是一脉的人。

  所以刘备与庞统见面谈话后,对其很是看重,对庞统也很信任,所以曾经有过一次这样的谈话,刘备问他:“你做过周瑜的功曹,上次我到吴国,周瑜想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庞统为人很有原则,懂得为谁做事,又该忠于谁,便回答道:”确有此事。这个回答很让刘备满意,同时也更信任庞统。

  当时的益州牧是刘璋,但法正却建议刘备拿下益州,有益州就有大业之基,但刘备很犹豫,因为他与曹操水火不容,还说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的缺点就是我的优点,所以才有人追随于我,如果我取了益州,这不是失信于天下人吗?

  其实,刘备除了怕失信于天下人,没了“仁义”这个名头,还担心自己实力不足,难以拿下益州,到时进退两难,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但庞一统番话却安了刘备的心,他说:“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

  其实这话挺有意思的,庞统说刘备不取益州,不失信于人虽也合理,但是如今世道不一样了,乱世中不应该墨守成规,凡事要懂得随机应变,如果拘泥于仁义规矩,便会一事无成得不到进步,而且吞并愚昧的势力,再用仁义道德来治理,又怎么会失信于人,如今时机已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反正总会有人取走。

  这一番话把刘备的思想盘活了,让其思想得到升华,也为以后称帝打下基础,因此庞统对刘备的作用还是挺大。之后还为刘备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并且说明只要按计策行事,足以夺取益州,也安了刘备兵力不足的心,让刘备信心十足,取得益州作为汉蜀的根据,得以称帝。

  本来庞统因为水镜先生,仅仅名声堪比诸葛亮,但因为这事让其名声有了依据,只是因为他去世的早,说不定还能辅佐刘备,走得更远,获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