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最后也输给了李隆基,是为何?
先天政变是指唐朝先天年间发生的一次重大宫廷事件,因为发生在先天年间所以被称为先天政变。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八月唐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其实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与李旦的态度有关。
先从唐隆政变说起,唐隆政变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的针对韦后的政变,事先约定拥立相王李旦。但我们看看李隆基在这次政变中偷偷摸摸做了哪些事。
首先,政变之前,李隆基故意不告知李旦政变计划,并不是出于孝道,因为政变失败韦后必然牵扯李旦并置其死地,不是说不连累就不累连的,李隆基不告诉李旦的真正原因是不想李旦占功,李旦作为相王在宗室和朝野影响很大,一旦李旦占有了功劳当上皇帝,谁还记得庶出第三子李隆基?太子之位自然是嫡长子李成器的。
其次,政变之中他占尽现场优势,杀害太平心腹、拥立相王的上官婉儿,换自己的人上去拟制。
再次,政变之后立刻让自己的亲信刘幽求连写百余道制书,极力给当晚的自己歌功颂德,丝毫不提太平公主和相王什么事。封自己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厢万骑,任命自己的兄弟李隆范李隆业为左右羽林大将军,控制住禁军,又将任命自己的亲信钟绍京、王毛仲为宰相、将军,控制朝堂。
最后,李隆基又下令将盟友太平公主的亲信萧至忠、崔湜外贬,还禁止太平公主开府设僚的权力。
刘幽求让他早定相王即位,李隆基不同意,之后刘幽求又提出让相王即位,李隆基依然以“相王性恬淡”,不愿“代兄之子”为借口不肯交出权力。李隆基为什么不愿把权力交给李旦,前面说得很清楚了,因为李旦即位之后,太子之位很可能轮不到他,他需要权衡。
都说太平公主野心勃勃想当皇帝,其实并不是,因为她作为女性作为公主的身份本身就与皇位绝缘了,真正野心勃勃想当皇帝的其实是李隆基,这一点唐隆政变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
最后耐不住“众心不可违”李隆基才请求父亲即位。
李旦即位之初,对李隆基应该是不太满意的,禁军、朝堂都是他的人,政变功劳他也一人独占,人心所向,他这个皇帝倒成了摆设。太平公主自然也恨他,跟他结盟,不但功劳都被他占,还被他摆了一刀,杀了自己的心腹,还解散了自己的亲信。而且唐隆政变中,许多跟韦后没关系的朝臣(比如萧至忠的儿子)和无辜的韦氏、杜氏家族也被滥杀。
鉴于李隆基政变后呼声很高,李旦同意了他做太子,但李旦也绝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威,李旦其实并不是一个淡薄的人,他只是审时度势。这个时候朝堂禁军都是李隆基的人,于是他想到便联合太平公主一起制衡李隆基。姑侄斗法从头到尾都不只有姑侄,太平背后真正的支持者其实是李旦。
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较长一段时间内李旦的态度都暧昧不清,举棋不定,一方面他将权力慢慢过渡给李隆基,另一方面他也拉拢太平公主不断对太子的势力进行试探和打压,希望李隆基一派能老实一些。
“睿宗景云元年八月,帝以万骑十余人自恃平韦氏功,肆行凌暴,士庶多苦之,並授以外官。又停以户奴为万骑。更增置飞骑,
隶于左右羽林卫。”——《册府元龟》
李旦和太平首先是将参与唐隆政变的部分万骑将领调离,又断绝李隆基用自己户奴充禁军的可能,同时增置飞骑,培养自己的亲卫队。之后解除了李隆业李隆范的左右羽林大将军和李成器的闲厩使,安排自己的人手到禁军高层去。
同时他也外放了姚崇、宋璟、张说等支持李隆基的人,提拔了窦怀贞、崔湜、萧至忠等支持太平公主的人,废除又恢复了中宗时期的斜封官。
太平又多次在大臣面前说起改立太子的事,这些事都是在李旦的默许之下,李旦还试探性地问韦安石“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察之。”
这一切都表明此时的李旦虽然没有动摇李隆基太子位的念头,但对李隆基是非常警惕的。他利用太平公主进行制衡,并希望李隆基能对他和太平做出一些让步,但他的摇摆不定、犹豫不决只增加了李隆基的不安和怀疑,并让他们双方的矛盾加剧。
李旦一向重视亲情,也许是看到事态变得越发严重不可收拾,他感到疲惫于是萌生了退隐之心,还找来司马承祯论道。“彗星事件”之后李旦终于下定决心退位当太上皇,但却始终不将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的权力让出,同时当年内亲自郊祀、躬耕、改元、大赦,显示自己的权威和正统性,李旦根本就不是淡薄之人。
太平公主强烈反对李旦这一不明智的决策,因为她很清楚,李旦一旦退位他就不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大势将去,但李旦似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低估了李隆基的野心,他想抽身而且态度坚决。李旦的退位使得自己的情况急转直下,也成为李旦和太平最后失败的关键原因。
靠着三品以上任免权李旦依然大肆提拔太平一派的人,这一举动更让李隆基一派感到恐惧,于是刚当上皇帝不久的李隆基就安耐不住,准备直接发动政变杀死太平夺权。没想到事情败露,李隆基只好向李旦提前请罪。
“是时,宰相多太平公主之党,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谋以羽林兵诛之,使暐密言于上曰:“窦怀贞、崔湜、岑羲皆因公主得进,日夜为谋不轨。若不早图,一旦事起,太上皇何以得安!请速诛之。臣已与幽求定计,惟俟陛下之命。”上深以为然。暐泄其谋于侍御史邓光宾,上大惧,遽列上其状。”——《资治通鉴》
这个事情对李旦打击很大,没想到自己刚刚当上太上皇儿子的野心就藏不住了,李旦如此重视亲情,没想到儿子竟然要杀死姑母逼自己交权。从这件事以后李旦不再相信李隆基,他选拔的宰相之中也再无李隆基心腹。也就是从这以后,太平公主开始公然与朝臣“谋废”李隆基,这些“谋废”的会议李旦都是直接参与的,很难说这里面没有李旦的意思。
此时李隆基已经是皇帝,禁军主力一直都有李隆基的势力,现在更加名正言顺了,李旦悔之晚矣。他和太平将常元楷、賈膺福和李猷等人填补北门禁军头领的位置,但作为政变老手的太平当然知道,禁军不是靠几个头领就可以掌控的,主力部队随时都可能倒戈。
他们策划将李隆基调离京师,先天元年十一月,李旦召李隆基巡边,李隆基一旦离开京师,脱离禁军,废黜他只是一纸诰命的事,不过李隆基意识到危险将巡边延期了。
于是李旦和太平又想到了调动野战军,也就是离京师最近、战斗力极强的朔方军,先天元年李旦就任命了自己的亲信郭元振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他希望郭元振能在这场角逐中引领朔方军对抗李隆基的北门禁军。
“会太平公主、窦怀贞潜结凶党,谋废皇帝,睿宗犹豫不决,诸相皆阿谀顺旨,惟公廷争,不受诏。”——张说《郭元振行状》
《郭元振行状》是开元年间张说写的公文,因此没有受到史书的曲笔,这里面已经写的很清楚,李旦参加或者召集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谋废李隆基,并且想拉拢郭元振的朔方军。
但郭元振并没有加入他们,他选择了李隆基。
谋废的讨论牵扯了不少大臣,已成为公然的秘密,此时双方的斗争一触即发,必须速战速决。失去其他外援,太平只能打算利用北门禁军头领带兵联合南衙卫士,废黜皇帝。
“公主期以是月七日令常元楷以羽林兵自北门入,窦怀贞等于南衙举兵应之”——《资治通鉴》
但是李隆基先发制人,一举发动了先天政变。
先天政变当天,李旦都在做什么呢?
“初,难作,睿宗御承天楼,群臣稍集,帝麾曰:“助朕者留,不者去!”於是有投名自验者。事平,玄宗得所投名,诏象先收按,象先悉焚之。”——《新唐书·陆元方传》“睿宗闻鼓噪声,召郭元振,升承天楼,宣诏下关。侍御史任知古召募数百人于朝堂,不得入。上诛凶逆,睿宗恐宫中有变,御承天门,号令南衙兵士以备非常。”——《
旧唐书·王琚传》“及举兵诛窦怀贞等,宫城大乱。睿宗步肃章门观变。诸相皆窜外省,公独登奉天门楼躬侍。睿宗闻东宫兵至,将欲投于楼下,公亲扶圣躬,敦劝乃止。”——张说《郭元振行状》
李旦知道东宫的人终于来了,他的第一反应是登上承天门,召集朝臣和南衙卫士做最后的抵抗,发现抵抗无力后,他准备跳楼。
李旦明知道是太子军队还要抵抗,还想跳楼,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先天政变就是冲他来的,这跟李世民、李承乾、李显、李重俊以及后来的李亨逼老爹老妈退位一个性质(真是天道好轮回),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景云先天年间根本的矛盾双方其实是李旦和李隆基。
而太平的失败除了因为她的身份问题,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李旦的犹豫不决和摇摆不定,他的犹豫使得双方都坐立不安,矛盾加剧,而关键时刻又退隐让出皇位,使得自己与太平失去了最后的立足点,李旦没有李隆基和太平那样的狠决,这是搞政治的大忌。先天政变三日后,太平知道哥哥败局已定,没有回旋余地,只能下山求死。
而李旦和李隆基毕竟是父子,为了青史上留下一个“父慈子孝”的完美结局,只能由太平公主背上离间父子、篡权谋反这口大黑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