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的两个儿子分别帮朱棣和朱允炆,最后结局是?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徐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徐达与朱元璋是发小,是元末明初的名将,曾经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被朱元璋封为魏国公。
徐达的大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开始被封为燕王妃,朱棣篡权登基之后,封徐氏为徐皇后。
徐达共有四子:长子徐辉祖、二子徐添福、三子徐膺绪、四子徐增寿。
长子徐辉祖1368年生,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明朝大将,1385年,17岁时就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地位明显高于其他三兄弟。四儿子徐增寿,1374年生,被任命为左都督,三儿子徐膺绪曾任尚宝司卿,后升至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三人均在朝廷效命。而老二徐添福则早夭。
在发生靖难之役前后,老大徐辉祖忠诚于朱允文,忠诚于朝廷。老三徐膺绪保持中立,做老好人,两边谁也不得罪。老四徐增寿则挖朱允文的墙角,做了一个小小的朱棣的内应,眼线,把朱允文这边一点一滴都报告给他的姐夫朱棣。
之所以徐辉祖兄弟几个有着几个不同的态度,占队不同,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1,老大徐辉祖是明朝大将,又有魏国公的爵位,受徐达影响也大,对朱元璋亲定的朱允文绝对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即使亲戚朱棣拉拢也拉不过去。因为本身朱棣篡位名不正,风险也大,老大徐辉祖也不会去冒这个险。
2,老四徐增寿小老大徐辉祖六岁,20多岁,死的时候才28岁。小伙子年轻气盛,很容易就被姐夫朱棣拉拢过去了。可能朱棣也给他许诺,事成后荣华富贵什么的。并且他看好朱棣,希望通过他能让自己在仕途上能更进一步。
有人说两个鸡蛋不能同时放在一个筐里,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作为徐辉祖和徐增寿两个独立的人,只是个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感情偏向的天平不同而已。
最后,两人都没有逃脱悲惨的结局。
徐增寿给他姐夫朱棣没有少打小报告,朱允文曾经问徐增寿,朱棣有没有反心。徐增寿说,燕王朱棣已经非常富贵了,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后来朱允文发现情况不对,最后被燕王打败,然后找徐增寿来对质,于是挥剑把徐增寿斩杀。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增寿以父任仕至左都督。建文帝疑燕王反,尝以问增寿。增寿顿首曰:“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及燕师起,数以京师虚实输于燕。帝觉之,未及问。比燕兵渡江,帝召增寿诘之,不对,手剑斩之殿庑下。
而徐辉祖作为大将,积极的与朱棣的军队进行抗争,结果由于李景隆决策失误,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兵败。
朱棣登基的时候,徐辉祖待在父亲的祠堂里,不去拜见。于是朱棣把他囚禁一直到死,死时年仅39岁。
可悲可叹,虽然徐达的两个儿子老大徐辉祖和老四徐增寿两人立场不同,各为其主,但是结局都比较悲惨。而老三徐膺绪保持中立,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