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之变是怎么回事?李训和郑注为何会被唐文宗抛弃?
大家好,说起甘露之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甘露之变是晚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起因是唐文宗意图削弱宦官势力,执行者是李训和郑注,这场政变最终以失败结束,李训和郑注都被杀害,唐文宗本人则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所控制。不过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就发现李训和郑注的有趣之处。
在甘露之变发生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李训和郑注的目的。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只是出生微寒的暴发户,宦官王守澄的党羽,唐文宗身边的佞幸小人,因为巴结皇帝和宦官成为了权贵。然而甘露之变爆发后,所有人才知道这两个人在唐文宗的支持下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如果比对香港电影《无间道》,唐文宗类似于黄sir,李训和郑注两人则是陈永仁,宦官王守澄、仇士良这相当于韩琛。只不过电影《无间道》里韩琛死了,唐朝历史上宦官赢了。
李训、郑注:卧底的自我修养
我们先来看看李训、郑注的卧底档案。
李训,是唐肃宗时期宰相李揆的族孙,属于陇西李氏姑臧大房的没落家族,不过李训长得十分威武,《旧唐书》说他“形貌魁梧,神情洒落”,一看就是中国古代传统审美里的帅哥,而且他的智商也很高,年轻时就考中了进士,在唐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环境下,李训的聪明才智绝对是一流。而且他更擅长于官场斗争。
在唐敬宗时期,李训就参与一次政治斗争,当时李训的叔父宰相李逢吉和另一位宰相裴度不和,李训作为李逢吉的谋主,策划了武昭之狱,只是后来事发,李训被流放象州,李逢吉被贬出朝廷。唐文宗登基之后,大赦天下,李训得以回家,恰逢母亲去世,此后居住在洛阳为母守孝。
但是李训不甘寂寞,于是在守孝之后前往昭义府结识了郑注,两人交往后,关系密切。这里可以看一下郑注的情况。
郑注出生十分微寒,而且长得很丑。他本姓鱼,但是为了提高身价,他冒姓五姓七望之一的郑氏,郑注最初在长安游说豪门之家,不过为人鄙视,称他为“鱼郑”,但郑注的医术高超,凭借医术,郑注得到了名将李愬的赏识,从李愬的私人医生变成了谋士,此后李愬把郑注推荐给监军宦官王守澄,王守澄对郑注视为珍宝。
在王守澄回长安之后,郑注也跟着回到长安。由于攀上了王守澄的高枝,郑注也变成长安城的风云人物,得到了很多人的巴结,李训只是其中之一。不过由于李训和郑注结交的早,加之李训叔父李逢吉想要东山再起,于是给予李训钱财数百万前去贿赂郑注,钱能通神,李训顺利和郑注的关系再上一层楼,同时两人受到宦官王守澄的重视。
在王守澄的推荐下,李训和郑注接触到了唐文宗。而王守澄推荐这两人,是因为他们都有特殊技能,在古代这样的人属于佞幸人员,俗称就是陪玩,我们可以看看这两人的技能:
李训擅长解说《周易》,是经学高手。唐文宗本人喜欢经学,喜欢听李训讲经。李德裕等人曾经反对李训进用,但是唐文宗宣示李训的《周易》义理五条,以此展现李训的功底。所以李训很容易得到了唐文宗的信任。郑注本人擅长医术,医疗技术很好,唐文宗本人患有风疾,急需一个医生治疗疾病。通过给唐文宗治病,郑注很快获得了唐文宗的关注。在与唐文宗接触的时间里,李训和郑注被唐文宗拉拢,唐文宗告知两人自己想要平定宦官势力的想法,李训和郑注被唐文宗看中,自然甘心为唐文宗效力,而且还为唐文宗献上除掉宦官的计策。
为什么唐文宗十分看重李训和郑注,让他们完成除掉宦官的任务呢?有两点:
李训和郑注的身份非常好,他们是宦官王守澄扶持和提拔起来的人,在宦官王守澄眼中,李训和郑注是自己人,他们可以借用王守澄的力量打击其他势力。李训和郑注属于皇帝的佞幸,这种人类似于棋子,一旦铲除宦官的计划泄露或者失败,唐文宗完全可以抛弃他们以求自保,这就是唐文宗的权谋。正是这两点,唐文宗开始提拔李训和郑注二人,他们密谋除去官员的党争和宦官势力,实现唐朝的中兴,于是改变唐朝局势的一幕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从牛李两党之亡到王守澄身死:卧底的反叛
唐文宗继位时,唐朝的中枢有两大问题急需解决:牛李党争和宦官专权。
牛李党争属于唐朝后期的朋党之争,这个党争起源于唐宪宗时期,主要的分歧在于政治理念,李党属于士族一派,他们要求改革政局,振兴朝廷。而牛党则是科举出生,他们主张安于现状,不要进行剧烈改革。于是朝廷官员在唐宪宗之后分为李党和牛党两个派别,两个派别之间相互争斗,于是演变成了朋党之争。
宦官专权则是唐德宗之后,唐朝中央禁军神策军的军权把握在宦官手中,当然宦官中也分为数个派别,但是总体的利益一致,基本上是追求富贵,所以他们经常贪污腐化,压榨民力,另一方面在中枢废立皇帝,追求拥立之功。这使得唐朝中央陷入混乱,无力对地方割据和边境叛乱做出有效的反应,加剧了唐朝的灭亡趋势。
唐文宗对于唐朝肌体上的这两个顽疾,有心无力。他曾经感慨朝廷的朋党之争,说道:“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对于宦官,唐文宗同样没有办法,宦官王守澄和陈弘志参与弑杀唐宪宗,宦官刘克明弑杀唐敬宗,这一系列行为使得唐文宗受到很大的威胁。
但是李训和郑注的到来,使得唐文宗开始转变策略,先消灭朋党,控制朝廷,再用朝廷消灭宦官。李训和郑注在唐文宗的支持下,开始利用宦官王守澄搞事情,消灭朋党。
他们首先支持牛党首领李宗闵为宰相,利用牛党势力打击李德裕,牛党把王守澄弄出的漳王之狱作为政治武器诬陷李德裕,因此李德裕被贬浙西,差点丧命,李党垮台。随即长安有流言说郑注用幼童心肝制药,郑注和李训声称是牛党成员京兆尹杨虞卿炮制的,于是杨虞卿被抓,牛党首领李宗闵前去营救,结果被郑注揭发李宗闵勾结枢密使宦官杨承和意图拜相的事情,于是李宗闵、杨虞卿相继被贬,牛党垮台。
朋党被清除之后,最开心的是王守澄,而非李训和郑注,当时牛党勾结的宦官杨承和是宦官权贵,杨承和被贬使得王守澄认为这是李训和郑注为自己清除障碍,他肯定对于李训和郑注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宦官集团的大清理:
宦官杨承和被贬后,宦官韦元素、王践言以勾结李宗闵、李德裕为由相继被逐出长安,此后唐文宗派遣使者用毒赐死杨承和、韦元素、王践言。宦官陈弘志当时为山南东道监军,因为参与弑杀唐宪宗,被唐文宗召回,在青泥驿被杖杀。提升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但是却把仇士良提拔为左军中尉,以此防止宦官群体心生恐惧,又能夺取王守澄的军权,王守澄不知,以为到达人生巅峰,结果唐文宗派李好古赐鸩酒毒杀。在李训和郑注的谋划下,从唐宪宗以来废立皇帝的元和系宦官被诛杀殆尽,唐文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而李训和郑注显示了自己的政治能力。
他们先是借用牛党的势力消灭李党,然后借助宦官王守澄的势力消灭牛党和支持牛党的宦官,到最后诛杀流放在外的宦官,鸩杀王守澄,几乎一气呵成。在政治斗争还没有发生前,牛党以为李训、郑注是他们的人,结果被李训和郑注消灭,王守澄也以为李训、郑注是自己的手下,结果被毒杀。仇士良和鱼弘志被升任为神策左右军中尉,他们此时认为李训和郑注是恩人,却不知他们是宦官的敌人。
天降甘露之时:溃败的政变
郑注出生低下,无法成为宰相,但是李训因为是进士加之家室好,成为宰相。按照《旧唐书》的记载,此时李训的权利达到了顶峰,在宰相议政时,他的意见无人敢于反驳,禁军和宦官看到李训都要叩拜。如果他俩没有大志的话,到了这一步完全可以打住,享受富贵了。
但是在清除牛党之际,唐文宗和李训、郑注有过谈话,在这次密谈中,两人向唐文宗贡献了先在朝廷除去宦官,然后收复河湟地区,最后削平河北藩镇的计策。如今就要完成第一步,那就是削除宦官的军权。
宦官之所以得势,正是牢牢控制了神策军。而这其中有两个因素:一个宦官世家的形成,一个神策军的中上层使职官员由宦官充任。所以暂时杀死一些宦官是解决不了问题,除非杀死大部分宦官。这使得郑注和李训必须策划一次杀戮消灭所有的宦官,否则一切都是泡影,而这场行动中唐文宗将是主导者,因为他的圣旨才是胜负决定的关键。
杀戮众多的宦官需要士兵,从哪里寻找士兵呢?京城长安只有左右金吾卫没有被宦官掌握,而且就在南衙,于是李训让亲信韩约前去担任左金吾大将军控制金吾卫,还任命郭行余为邠宁节度使、王璠为河东节度使。让他们招募亲兵,可是这些兵力还是十分稀少。
此时一个计划出台了,由于郑注是明面上的王守澄亲信,于是李训借助王守澄去世的时刻,故意让郑注出任距离长安十分近的凤翔节度使,这样百官尤其是宦官会失去警惕,以为王守澄去世后郑注失势被迫出任外藩节度使。郑注却在凤翔招募士兵,计划进军长安在王守澄的葬礼上歼灭所有宦官。
但是计划出现了漏洞,凤翔前往长安的军队补给需要扶风县令韩辽提供,但是韩辽害怕跑了,这导致郑注未能如约进京,而且消息未能及时传播,但是时间不等人,李训和唐文宗只好亲自动手了,所以这场政变有些匆忙,但是他们也有退路,那就是郑注的凤翔镇。
公元83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韩约奏称金吾左仗院内石榴树夜降甘露,李训上奏让唐文宗前去查看,唐文宗同意,到达含元殿后,宰相李训和中书门下的官员先去查看。李训回来后,对唐文宗道:“我们检查过了,不象是真正的甘露。”在李训说完后,唐文宗让左右神策军中尉,枢密使等大批宦官前去查看甘露。
此时王璠、郭行余的亲兵数百人在丹凤门外待命,金吾卫的士兵已经准备完毕,但是郑注没有如约进城,使得唐文宗和李训的手下人不安,尤其是27岁的唐文宗心里产生了恐慌。李训本来是等唐文宗下令让王璠、郭行余的亲兵数百人上殿护卫,但是唐文宗却没有说话,李训只好说皇帝有旨,让两镇官兵上殿,王璠没有等到唐文宗的圣旨,居然不敢带兵上殿。
而带着宦官们前去观看甘露的韩约此时也慌张不已,他汗流不止的样子的引起了仇士良的疑惑,于是就问“将军怎么了?”,结果风吹了起来,宦官们看见帘幕背后的金吾卫士兵,于是一下子往外跑去,当时守卫门口的士兵想要锁住大门,却被仇士良呵退,宦官冲到了含元殿,李训知道事情败露,于是想让金吾卫上前守卫唐文宗,大喊上殿者赏钱一百贯文。
此时李训的手下罗立言、李孝本、郭行余带兵上殿击杀宦官,但是宦官把唐文宗拉上轿子朝皇宫跑去,李训带着数十金吾卫紧紧抓住唐文宗的轿子想阻止唐文宗回宫,但是唐文宗却呵斥李训,李训吃惊之下被宦官郗志荣一拳打倒在地,之后唐文宗被宦官带回东上阁。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关键时刻,唐文宗恐惧了,他的怯懦导致宦官直接带着他回到东上阁,唐文宗被控制后,政变基本失败,同时也是唐文宗的怯懦,不敢亲自宣旨导致王璠心慌不敢带兵上殿,使得宦官成功带走唐文宗。对于甘露之变的失败,唐文宗本人要负主要责任。
此后李训逃出长安想去寻找郑注,在路上被擒杀害,同谋的罗立言、李孝本等人也被杀害,仇士良在愤怒之下命令神策军四处杀害朝廷百官。而当时的郑注正在扶风补充军粮,得知政变失败,回到了凤翔,然而凤翔监军宦官张仲清奉仇士良指令,在押牙李叔的帮助下杀死郑注全家,至此甘露之变结束。李训和郑注双双被杀,唐文宗成为宦官挟制的君主。
结语:被抛弃的棋子
李训和郑注出生不好,两人的品行缺陷也很大,郑注死后,在他家抄出100多万匹布,在唐朝这是巨款。但两人无疑对于唐文宗是忠心耿耿的,他们甘愿成为唐文宗的刀,替唐文宗做火中取栗之事,清除朋党,诛杀宦官。如果这其中一件没有成功,那么等待两人的结局就很悲惨。
但是支撑两人的是什么?也许就是两人在成为唐文宗的亲信后筹划中兴大唐的信念,他们在向唐文宗进献诛杀宦官、收复河湟、剿灭河北三镇时,心中也是充满激情的,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郑注在进军时停在了扶风,唐文宗在关键时刻怯懦的抛弃了李训。
李训被唐文宗呵斥的时候,想必心里充满了惊讶。他们用生命为唐文宗效力,唐文宗却为了自己抛弃作为棋子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