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都用方言交流吗
对古代官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现如今,我们身处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大力推广普通话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在古代时期,当时又没有普通话,那来自五湖四海的文武官员,他们平时都是怎么沟通交流的,上朝的时候可以用各自家乡的方言来议论国家大事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我们以唐朝为例,为了方便官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中央制定了一套标准的官话。首先当时各地的文人才子都是需要通过科举制度来中原地区入朝为官,所以考生参加考试都会按照以中央下发《切韵》中的语言来进行学习作诗。那考试上榜的文人来中央做官,自然对官话的掌握已经到了游刃有余的程度了,我想来自各个地方的官员们沟通起来也就方便多了,语言障碍也就完全不会存在。
另外,提起“张九龄”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熟知他的人,都知道张九龄被称为“岭南第一人”,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自幼聪慧,文采裴然,在当时可谓是“奇才”啊。身为广东人的他,对于当地的广东方言又很多,像潮汕话、白话和客家话等等,那张九龄在朝堂上跟皇帝讨论国家大事,他们之间能沟通吗?
其实据相关资料显示,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张九龄在十三岁的时候,就为广州刺史王方庆写过信,当王方庆看完此信后,被张九龄的语言优势和才学深深折服,直呼张九龄定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然而张九龄也不负众望,成为唐朝的一代丞相,对当时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张九龄一方面身在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平时接触的重量级人物又多,那语言方面对他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另一方面成为丞相后,当他跟皇帝商讨国家大事时,就算说不好官话,我想皇帝也能听懂他的话。
不过在此需要说明一下,这种中央制定的官话标准,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现代使用的普通话,而之所以成为官话,是因为它只是针对在朝为官人员,如果身为平民百姓,也就没有必要掌握这一门语言。在古代,由于每个地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假如你是一名商人,需要经常来中原地区做生意,那我觉得就很有必要掌握好这门官话,但倘若你既不打算为官也不想经商,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去学习官话。
因此,就我个人而言,在古代不论你来自哪里,方言味有多浓厚,既然来到中原地区,那就要入乡随俗,那在朝堂之上跟其它官员交流自然也要用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