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的话,司马懿会不会被诸葛亮碾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分析曹操给诸葛亮写信的事,应有延揽之意。可参看:曹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11个字的信,什么目的?

  不过史料中没有记载诸葛亮有无回信,以诸葛亮的聪明应当把这封信拿给刘备看看,大家可以哈哈一笑而过。但是笔者就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诸葛亮投了曹操,三国形势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一篇大文章,留待高人去慢慢解析。今天只从局部来探讨,诸葛亮投了曹操,还有司马懿的舞台吗?

  01

  虽然是一种假设,但并不是没有分析的可能。

  看人先看德。诸葛亮完全可以从“品德”方面碾压了司马懿,应该没什么悬念。试看一下,刘备在永安病重的时候,把国家托付给诸葛亮。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果我的那个儿子刘禅是块材料,就请你辅助他;如果他实在不成器,这个国家你就作主吧。”诸葛亮为了这番知遇之恩,后来尽心竭力,生生把自己累死了。死后家无余财,只留给后人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

  再看司马懿,他也是大魏朝的托孤重臣,后来机关算尽,装病示弱,却突然发动高平陵事变,大权独揽,架空魏室。虽然他自己没有登基,却基本为他的子孙篡魏打好了基础。如明代学者、抗清名臣黄道周所言:“后晋帝基,皆懿遗祜。”据《晋书》记载,曹操曾经给曹丕提过醒:“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意思这个人将来一定会干出以下犯上的事。可惜曹操既然看穿了司马懿鹰视狼顾的本性,何以不曾杀他?

  面对皇帝的宝座,一个是光明磊落,给都不要;另一个是阳奉阴违,全力窃取。由此来看,这是诸葛可以碾压司马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看才能。才能本是很难评判高下的,两人又不同在一国,但是从二人崛起的轨迹中可以有所观察,今特勉力分析如下:

  诸葛亮是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被刘备恳请出山的,出山之后就被倚仗为军师,军中大小事悉以咨之。而诸葛亮初出茅庐就以自己卓越的才能名震江湖,此时的他刚刚26岁。

  司马懿比诸葛亮还大两岁,虽然也自幼聪明,博学多识,但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29岁的他才被曹操任命当了一个文学掾。这个品级很低的小官主要职责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跟主簿、部督邮、五官掾之类的人在一起厮混。

  02

  诸葛亮很快就风生水起,208年先是面见孙权,促成联合,并于赤壁大破曹操。随后给刘备献计平定荆南四郡,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这个职务是刘备专门为诸葛亮设置的,总掌军政事务,权任甚重,可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随后刘备的势力迅速扩张,接受诸葛亮的建议,211年进入益州。214年,诸葛亮率军攻克巴东,与刘备会师成都,刘璋被迫出城投降。诸葛亮随之被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军师将军”也是刘备的原创,当然与曹魏正六品的杂号“军师将军”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他还“署左将军府事”,“左将军”是汉献帝正式给刘备任命的头衔,级别很高了,相当于“大军区司令”,论军衔比四征将军要高,按照朝廷制度可以开府治事。而“左将军府”的日常事务刘备也交给诸葛亮来处理,由此可见对他的高度信任。

  这个时期,司马懿一直处在蛰伏的状态,直到215年,曹操征讨张鲁,36岁的司马懿随军出征,应该是当了一个什么参谋之类,总之能给曹操说上话了。张鲁被讨平之后,司马懿曾经给曹操献计,说趁刘备在益州立足未稳,打他一下子,但曹操不听。

  此后的217年到219年,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对峙,诸葛亮担任总后勤,调度有方,刘备在汉中大胜,遂称汉中王。

  而就在219年,司马懿也升官了,当了个太子中庶子,奉命佐助魏太子曹丕,算是抱上一条粗腿。这个“太子中庶子”不过是个侍从官,“员五人,秩六百石”,同时担任此职的有五人之多,与太子中舍人共掌东宫禁令,纠正缺违,侍从规谏,奏事文书。虽然官阶不高,但好在曹丕对他相当信任,连曹操要他提防司马懿的忠告也当了耳旁风。

  此后,司马懿被提拔当了军司马,这个职务在汉代是大将军的属官,工资长了一大截,“秩比千石”。“千石”是一个分水岭,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就算是混进“高干”的行列了,跟丞相长史、大司马长史、御史中丞等一样,月俸谷八十斛。

  03

  虽然跨进了“高干”行列,但与此时的诸葛亮相比,他还是个菜鸟。曹操给诸葛亮写信应该是这段时间,如果诸葛亮投诚到了曹营,此时郭嘉荀彧荀攸已死,程昱贾诩均已老迈,蒋济和司马懿一样,都还没有起山。那诸葛亮被曹操倚为股肱是极有可能的。而且以诸葛亮的火眼金睛,能看出魏延脑后的反骨,就看不出你司马懿的反骨?把他压制在萌牙状态也不是多难的事。

  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协助丞相管理文书等。这算是平级调动,因为工资没涨,秩级仍为千石。官没加,却进了爵,虽然是最低一等,也不容易。曹魏以亭侯以上九等为列侯,包括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

  就在这一年十一月,曹丕“禅”了汉帝,登基上位,摇身一变成了魏文帝。马上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这次是又加官又进爵。(司马懿应该有感言,从政看的不主要是才能,而是始终站队正确。)

  据《汉官仪》:“尚书,二千石事”。“督军御史”,为监军之官。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负责纠弹百官朝仪。

  公元221年,司马懿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侍中在魏国是个加衔,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是清要之官。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仆射为尚书令之副。左仆射又有纠弹百官之权,权力大于右仆射。尚书令阙,则左右仆射为省主。

  就在这一年,刘备也赶紧称了一个帝,国号为“汉”,诸葛亮随之被封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

  魏国人才济济,爬升的难度应比蜀国大,司马懿至此也终于挤进了权力中枢。三年之后,他奉命镇守许昌,改封向乡侯,转抚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抚军”就是抚军将军,这是魏文帝专门为司马懿设置的一个将军名号。“给事中”,秦汉为列侯、将军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录尚书事”,“录”为总领尚书台之意。权高位重。“假节”,“假”通“借”,“节”是符节,相当于“尚方宝剑”,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持节者可诛杀中级以下官吏,假节者可斩触犯军令者。当臣子任务完成后,节被收回。

  04

  虽然司马懿也成为魏国重臣,但其地位与总理蜀国朝政的丞相诸葛亮仍然不能相比。直到226年,他率军击退吴军,被任命为骠骑将军才算把军权正式把控在手中。

  骠骑将军,俸禄等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由汉至三国,军号泛滥,然始终以大骠车卫、四征四方为最高。

  230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堂堂大将军的他,才成为名正言顺的最高军事统帅。

  “假黄钺”,黄钺,以黄金为饰,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以黄钺借给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

  威风是足够了,但此次征伐劳而无功,被一场大雨就给浇回来了。

  此后,诸葛亮开始与走到前台的司马懿较量。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围祁山。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大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抵御蜀军。

  此次北伐,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一次正面交锋。据裴松之引《汉晋春秋》而注《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力挫司马懿,司马懿便掘营自守、闭门不战,而被魏军将领嘲笑为“畏蜀如虎”。

  后来的战况,大家都熟悉,不再赘述。要说司马懿能够碾压诸葛亮的也有一项,就是他活到了孔圣人的寿数,73岁,而诸葛亮只活了54岁。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评价是这样的:“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参考书籍:《三国志》《汉晋春秋》《资治通鉴》《汉官仪》《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