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元璋的三位养子,个个都是名将!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打天下的时候,收了20多个养子,这一来是笼络人心,培植自己的嫡系势力,二来也是因为他结婚生子比较晚,长子朱标出生的时候,他已经28岁,正值四处征战、扩大势力的关键阶段,借不上儿子的力,他就先使唤着养子们。在他的一群养子里面,有三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朱文正。他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原名朱重五)的儿子。当年朱元璋家乡闹饥荒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先后去世,朱元璋被迫与二哥、大嫂和侄子分开逃命。后来朱元璋在红巾军里混出了名堂,大嫂带着儿子朱文正投奔了他。朱元璋当时还没有成亲,身边没有亲人,见到他们娘俩非常高兴,就把朱文正收为了义子,当成亲儿子一样用心培养起来。

  朱文正是个杰出将才,他随朱元璋渡江南下,血战占领集庆路,立下了大功,朱元璋问他想当什么官,他说“您先给亲戚们封官,何以服众!”朱元璋建立大都督府后,任命朱文正为大都督,与徐达、常遇春等人同等级别序列。在洪都(今南昌)保卫战中,朱文正率2万兵士,打退了陈友谅60万大军85天的连续进攻,坚守到了朱元璋回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随后经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败亡,朱文正的战功、地位达到登峰。

  但就在朱文正创造奇迹不久,他的人生轨迹却直线滑落。史书上说他因不满朱元璋未给予封赏,变得恼怒失常,竟在部下的撺掇下,准备投降张士诚,结果被朱元璋发现,将他免官软禁起来,不久就去世了。笔者不相信这种说辞,朱文正很可能是被朱元璋故意搞掉的,因为他功劳大,地位高,又是养子,直接威胁到了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地位。1364年朱标被立为吴王世子,1365年就有人弹劾朱文正有异心,祸事不能不说来得太快了点!

  李文忠。他是朱元璋姐姐的孩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朱元璋小时候经常得到姐姐一家的周济,内心里很感激。姐姐去世后,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来投奔他,朱元璋非常高兴,就把外甥收为了义子,起了个大名叫朱文忠(朱元璋的义子都是“文”子辈)。等到后来朱元璋有了自己的众多儿子后,就让朱文忠恢复了原姓,朱文忠变成了李文忠。

  李文忠是个足智多谋、治军严格的常胜将军,19岁参加池州战役,击败凶悍的天完军;率数万兵马,一举击溃张士诚的20万大军,新城之战扬名天下;攻杭州,恩威并施,迫使3万守军投降;率军两次北伐,擒获北元太尉不花,斩杀宗王朵朵失里,给北元势力沉重打击。凭着显赫战功,李文忠官至大都督,获封曹国公,是明朝建国之初的六位公爵之一。

  李文忠与太子朱标一样,是个比较仁厚的人,多次劝谏朱元璋不要滥杀无辜,惹得朱元璋大发雷霆,虽没有直接杀他,却将他免职幽禁。1383年冬季,他患病卧床,朱元璋亲自前去探望,并命令淮安侯华中负责诊治。1384年农历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46岁,儿子李景隆继承爵位。朱元璋怀疑华中下毒谋害李文忠,就降低华中的爵位,将他一家驱逐出京,然后把参与诊治的其他医士及其家属全部斩首。后来,又把华中纳入“胡惟庸案”中予以处决。这件事透着邪性,因为华中和其他医士没有加害李文忠的理由,除非朱元璋让他们那么做。朱元璋杀这么多人,实在是有点杀人灭口的意思。

  沐英。他原本是个孤儿,8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改名朱文英,后来朱元璋儿子多了,他又改回原姓。12岁时他跟随朱元璋开始征战,战功卓著,被封为西平侯,担任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的副手)。明朝建国后,他征西番,攻和林,平云南,剿灭残元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

  后来,沐英长期镇守云南,他多次剿灭当地叛乱,带领军队边驻防、边种田,既解决了吃粮问题,又稳固了边防。他整修道路,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兴办教育,促进了云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沐英从小跟着马皇后长大,跟她以及太子朱标的感情非常深厚。马皇后去世后,沐英痛哭呕血。朱标英年早逝后,沐英十分伤心,不久就在云南任所病逝,年仅48岁。朱元璋追封他为黔宁王,并让他的子孙世代镇守云南。

  朱文正、朱文忠(李文忠)、朱文英(沐英)三人都堪称人中之龙,但人生结局各不相同。比较而言,与朱元璋血亲关系最近的朱文正结局最惨,顶着一个投敌的罪名被铲除,从人生顶峰一下子滑落到深渊;朱文忠(李文忠)作为皇帝外甥,死的不明不白,结局也不好;唯独跟朱元璋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的朱文英(沐英)结局最好,算是正常死亡,子孙后代也都受到朱元璋关照,成为云南的土皇帝。出现这种状况也好理解,按照朱元璋“为子孙计”的毒辣谋划,谁对皇权的威胁最大,谁就最应该被铲除。战功卓著、资历深厚的亲侄子当然比外甥、比没有亲属关系的外人更有威胁,其结局怎么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