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名将李光弼为什么没有像郭子仪长寿?在自己五十来岁就抑郁而终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光弼。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生经历来说,李光弼是比较顺遂的,即便打了败仗,也并没有受到影响(既没有解除兵权,也没有降职),但郭子仪则坎坷的多,他数次被解除兵权、降职,好在郭子仪始终忠于朝廷,心胸豁达,具有远见卓识,被认为“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郭子仪比李光弼大十一岁,李光弼能在安史之乱中崭露头角,还是源于郭子仪的推荐。在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大意是安思顺在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都在安思顺的军中担任牙门都将,但是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即便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是互相瞪眼,恨不得对方立刻消失不见。后来郭子仪接替安思顺做了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怕郭子仪打击报复,想离开却又不敢,一直在犹豫。不久,唐玄宗让郭子仪率军出征,李光弼见不能再犹豫了,就面见郭子仪,说:“我情愿一死,只求你能赦免我的妻儿老小。”而郭子仪快步走到李光弼面前,扶着李光弼的肩膀说:“现在国家正在遭受战乱,皇上也迁往别处避难,没有你的帮助,我又怎么能打胜仗呢?现在不是心怀私怨的时候啊。”
这个故事的真假姑且不乱,但两个人的对对话中不难看出两个人的性格。李光弼正直、刚强,但过于看重自己的权势;而郭子仪在国家面前,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身外之物。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因功获得食实封2000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于凌烟阁。这是无上的荣耀,当然伴随着荣耀而来的还有宦官们的羡慕嫉妒恨,鱼朝恩和程元振都害怕李光弼战功太卓著而威胁到自己,于是开始排挤李光弼。李光弼曾亲眼见到郭子仪是怎么被鱼朝恩害得失去了兵权,也见识到了程元振是怎么把来瑱害死的。于是李光弼格外忌惮宦官们。
当时大唐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把大部分的兵力都调离了原来的重镇,河西、陇右军也被召回平叛,以至于和陇之地空虚,吐蕃趁虚而入。而宦官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最终代宗不得不跑去了陕州,然后下令让李光弼到陕州护驾平叛,但是李光弼惧怕宦官们给他使绊子,竟一直拖延出兵,代宗又重新启用郭子仪,赶走了吐蕃。代宗回到长安后,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而李光弼再一次寻找借口拒绝赴任,反而带兵回了徐州。即便代宗召李光弼入朝,李光弼也拒绝了。
李光弼的做法不过是在保护自己,坚守在自己的地盘上以免被宦官陷害,但这种行为落在别人眼中就是拥兵自重。昔日信服、拥护他的那些老部下渐渐也不再敬畏他、服从他,这让他更加苦闷,终于在764年病逝。距离安史之乱被平定不过一年半的光景。
反观郭子仪,无论兵权在不在,官职在不在,他都不在乎,至少表现出来的是不在乎。只要皇帝需要他,他永远都在,平定安史之乱有他的功劳,后来他又退吐蕃军,平定仆固怀恩叛乱,退回纥兵等等。代宗怀疑他,他就把肃宗给他的一千多件诏书全部呈给代宗看,以证明自己的忠心;代宗让他做尚书令(唐朝只有李世民做过),他就坚辞不受,低调低调再低调;宦官鱼朝恩把他父亲的坟墓挖了,代宗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就对代宗表示是他自己做的不够好,是他没有管束好自己的部下,以至于士兵们损害了不少百姓的坟墓,现在轮到他的父亲了,那也是上天在惩罚他,和别人没有关系。
这样的一个功勋卓著又为国着想,心胸豁达之人,又怎么能不被皇帝信任?所以即便他曾数次被解除了兵权,但关键时刻皇帝还是会起用他。而他,成了古代功勋极高的武将的一个特例。在宦官当政的年代居然活到了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