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子监?祭酒究竟是什么官职?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祭酒究竟是什么官职?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西晋以来设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机构)最高级主管。相当于校长或教育部长(因为当时国子监为最高教育机构)。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
古代历史,韩愈、徐阶、严嵩……这一些历史重臣,都曾当过同一个官职,叫国子监祭酒,祭酒究竟是什么官职?最开始的时候,祭酒是一种祭拜活动,最长者立尊位,朝向供神开宴。
之后,被当作年高望重者的敬称,古时候的官职上,一般是国子监祭酒、军队祭酒,意思是总裁、总监,看起来是一个酒名,事实上很有权力和影响力,决不是一般人能坐上的。祭酒的全民便是国子监祭酒,历代王朝都会有设立,唐代的国子监祭酒,是以三品的官职,明清时期,国子监祭酒从四品。
汉朝改称博士祭酒,秩六百石,除此之外又有郡掾祭酒、京兆祭酒、东阁祭酒。作为一种官职,祭酒看起来岗位不高,权力非常大,一直到清代清朝光绪,国子监被废止。
古时候,国子监是我国开设的,最大名校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机构,又被称作“太学”、“国学经典”,是为了更好地塑造我国需要的各种各样优秀人才,才会开设这一组织,归属于我国直属机关,而国子监祭酒,便是在其中的“大哥”。
依照皇帝要求,国子监阅读的学员,一般都无需报名参加科举制度,都立即分派工作中,立即当官,这便是一次非常大的机遇,针对这些莘莘学子而言,进到国子监,便是较大的成功。
教授
教授原来指教给专业知识、授课授业,后变成学官称。汉唐之后各个院校均设教授,总监院校课试实际事务管理。宋朝中间和地区的院校始设教授,元朝各界、州、府儒家文化及其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立教授。
“教授”一词,最开始出现在汉朝。汉武帝刘彻时,官衙开设“太学博士”一职,教授学员。这时候的“教授”,是一个形容词,意为教给专业知识之意,而“博士”,则等同于如今的教授。
宋太宗阶段,皇宫子女的教师,被称作教授,教授初次变成一个专有名词。到宋仁宗时,丞相王安石实行庆历新政,文化教育上,在中间和地区的院校开设“教授”一职。
在各界的州、县学中的“教授”,是地区专业承担文化教育事项的官方组织的首长,官职正七品,承担科举制度、文化教育内容设置、监管课堂教学组织纪律性等事务。元朝沿用宋朝“教授”规章制度。
到清朝,“教授”大概延用明朝的岗位职责,但其老师特性又变弱,增加高官特性,实际承担点评学员品性好坏、催促孩子学习等,很象如今初中里的教务主任的人物角色。
现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的一种技术职称,但古时候太学中则是授课的博士。如今的“教授”一词与古时候是不一样的,但大致来讲,是由古时候的“教授”演变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