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步兵作战的时候,步兵应该先射人还是先射马
对古代作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时,普通步兵对上骑兵,到底应该先射人还是先射马呢?
作为古代战场的王者,骑兵的数量是王朝大军强弱的直接指标,中原的汉、宋、明等王朝就曾因为骑兵太少吃过败仗。对付骑兵,步兵的箭雨是一种高效的进攻方式,那么在古代的战场上,步兵对上骑兵,应该先射人还是先射马呢?几千年来,步兵对骑兵的战术和武器有何变化呢?
人类骑马作战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5000多年前,骑兵就出现在了中亚和北亚的草原上,传说古雅利安人就骑马南下,消灭了很多中亚和西亚的古文明。骑兵的优势就是马的速度和灵活性,无论是奔袭还是撤退都来去自如,步兵跑不过也追不上。
在中国古代兵书《六韬》里,姜太公曾告诉周武王,野战时,一个骑兵顶得上八个步兵,哪怕是在山地战,一个骑兵也顶得上4个步兵。
步兵要对付骑兵,最经典的方式确实是射箭,但是先射人还是先射马要根据情况而定。
如果是单打独斗,面对一个或几个骑马的敌人,步兵几乎没有什么反抗之力。这时候步兵应该想尽办法把敌人从马上赶下来,无论是近身拖拽还是射马肚子或砍马腿都可以,当敌人失去战马后,步兵的胜率就要大很多。例如近代的美国游骑兵对抗印第安人骑兵时,就是先开枪打马,等骑士摔下来再将其射杀。
但如果是集群战斗,比如步兵阵地面对敌方成千上万骑兵的冲锋,此时用密集的箭雨阻挡骑兵的步伐是第一要务,箭雨覆盖面积越大越好,至于先射人还是先射马,差别并不大。在士兵训练有素的情况下,射人的效益肯定最高,但是在100米外的距离,骑兵人马就是一个点,再好的射手也很难射中,所以弓兵和弩兵都是一起抬手仰射,靠下落的流矢杀伤敌人。
三国时期的蜀国大战魏国,诸葛亮带领的蜀汉大军几乎全是步兵,而魏国在陇上和关中部署着骑兵部队。诸葛武侯了解步兵打不过骑兵,所以他发明了“连弩”这种连射武器专门克制曹魏骑兵。手持连弩的士兵们连接成阵,前方摆放着金属的铁刺和木质拒马,每当接战,长枪兵在前方顶住,弩兵在后方释放箭雨,最大程度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而在同一时期的西方,希腊人和罗马人也在用这种方式抵抗骑兵,马其顿方阵和罗马盾牌阵都可以阻拦骑兵,原理也是防守阵地,然后用弓箭和长矛杀伤敌人。
汉代以前,因为冶金技术和战术的限制,人类的骑兵都是轻骑兵,骑手顶多穿一些皮甲,马匹则是毫无防护的。但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具装骑兵就出现了,这种骑兵人马都覆盖着甲片,防护能力爆发式增长,一般的攻击无法奏效。当时的欧洲其实也出现了具装骑兵,骑士身穿板甲,战马披着锁子甲,这种“重型坦克”所向披靡,几个骑兵就能帮领主控制一片土地,轻甲或者无甲的步兵几乎无法对其造成伤害。
因此在骑兵的鼎盛时代,无论是射人还是射马都不太现实。不过,近代高精度火器的出现却让步兵重新占据了上风。
火枪的高精准度和巨大杀伤力改变了战场局势,骑兵速度再快、盔甲再厚,在密集的火枪阵面前也无济于事。早在16世纪的日本,长筱合战中,织田信长的3000“铁炮队”就用火枪骑射的方式打败了武田胜赖的20000骑兵,这是世界上火枪队对骑兵最夸张的胜利之一。
17世纪后,各国都装备了火炮和火枪,火器让骑兵的冲锋不再无解。根据清代史书的记载,在西征准噶尔时,清军的火器让蒙古骑兵死伤惨重,常常是“枪炮齐放,人马俱碎”,在火器的密集火力下,射人和射马已经没有差别。
19世纪末,机关枪出现了,一挺机枪的射击速度顶得上几十上百个火枪兵,在它面前,“冲锋”的战术辉煌不再,可以说这种武器彻底埋葬了骑兵这一兵种。
到了20世纪初,骑兵几乎退出了战争,一战时虽然各国还有骑兵出现,但是在战场上伤亡惨重而作用微弱。到了二战时,各国都不把骑兵作为重点军种,只是在特殊战场使用而已。
参考资料:
《马鞍马龙马铠让骑兵统治战场的技术飞跃》,原廓,龙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