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马齐:出身镶黄旗的三朝元老,最后活了多少岁?

  雍正五年,(1727)的三月二日,雍正专门召开一次关于臣下忠诚度的会议,总结几年来,臣下的效忠程度。在列举亲王允祥、大臣朱轼、张廷玉在这方面“毫无欠缺”外,提了一个最为敏感的人物——马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马齐可不是普通人物,首先从出身来看,其出自“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中是非常重视满洲旗出身。其祖父哈什屯曾任宫中侍卫,多次随同皇太极出征立功,顺治时期跃升为内大臣,列议政大臣,晋一等男爵,加太子少保衔。

  其父米思翰任内务总管、礼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这一家族代表了清朝重用满洲官吏的典型。

  从个人能力来看,马齐学识非常好,在满洲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马齐的出色学识加根正苗红让他非常耀眼,也成了他被康熙多次提拔的主要原因。

  年轻的马齐出任山西巡抚后,康熙看他年少老成,居官勤慎,对其印象非常好,勉励他继续努力。此后罢黜明珠和与俄罗斯谈判边境中均有出色表现,让康熙愈加对其重视。

  康熙三十八年(1699)马齐担任大学,步入仕途高峰。

  然而高处不胜寒,在复杂政治生活中,马齐卷入了最不该参与的皇子们之间的储位之争。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下令满汉大臣回忆,保奏皇太子。会前“特谕马齐勿预其事”,可见康熙对其保护。

  但在马齐与国舅佟国维的暗中指挥下,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等人积极配合,全体朝臣共同保举皇八子胤禩为太子,使得康熙十分被动。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初,马齐等人受到康熙的严厉惩处:“马齐本应立斩,以为众戒。因任用年久,不忍加诛。”马齐被革去大学士,交与胤禩“严行管束”,他的三弟马武、四弟李荣保及其族人都受到牵连。这是马齐的宦海人生中唯一一次遭受重大挫折。

  然而命运似乎格外眷顾马齐,在短暂平息立太子事后一年,康熙就以“旧管俄罗斯事”为由安排他复出。三年后,康熙又下谕旨:“内务府时间积滞甚多,所关最要,著马齐置理,总管事”,与此同时宣布其兄弟们陆续恢复工作,并授马齐为武英殿大学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雍正即位后,评价马齐敬谨宽厚。雍正之所以在登基百忙之初,就对马齐进行评介,最主要原因就是安抚他曾参与立太子事件,站在当时角度来看,马齐在当时从未支持过这个曾经的“四阿哥”而是大力支持“八阿哥”继位。

  雍正此刻不仅是安慰其人,更是给了他“一等轻车都尉世职”来安慰其心,又让他承袭祖父的一等男爵,并任命他为“圣祖实录馆”的总裁官,加太子少保。

  到了雍正五年后,就出现了前文开头,雍正重新总结臣下忠诚度,虽然未能如开始之高,但却坚持了“其立心宽厚,可谓善人君子,亦人所难及也”的公正评价。

  雍正认为他的忠诚度是“天分造成”,所谓天分就是当时的利益格局决定,马齐最多就是不能“审时度势”在站队出现了严重误判,但是能够为其所用的一个满洲好人,其与最信任的允祥、张廷玉比“稍有不及”,这个评价显然已经不低。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五岁的新皇帝乾隆继位,84岁的马齐上疏“引疾乞休”,乾隆下旨保留对马齐一切品阶待遇。

  马齐病重期间,乾隆特意派出御医为其治疗,弥留之际,乾隆悲痛地下旨说:“听说老人家病势沉重,我非常难过,本来应该亲自探望,由于正在斋戒,不能亲往,命令亲王及皇长子、公纳亲,替我前去看望。”

  88岁的政坛常青树马齐在三朝宠信重用后,带着极大荣耀走完了一生。虽然在“皇八字党”事件被罢官,险些丧命,但又神奇般地复出,进入权利中心,在清代历史中,如马齐者仅此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