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唐宪宗是如何形成元和中兴的?为何元和中兴只是昙花一现?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安史之乱作为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后世学者特别感兴趣的一段时期。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地方军阀越来越跋扈,藩镇割据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与朝廷形成抗衡,唐朝的统治陷入危机。唐宪宗李纯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被宦官拥立称帝,他登基后缓解了藩镇割据的混乱,并且在这段时期,唐朝又接连涌现了诸多著名诗人,后世将这段历史称之为“元和中兴”。

  元和中兴是如何形成的呢?唐宪宗做了什么?

  唐宪宗喜欢读唐太宗的《帝范》,他将太宗的创业作为效仿的榜样,借此总结历史经验。他首先做的是孜孜求贤并加以重任,加强了丞相的权利,组成强而有力的决策中枢,缓解党争,例如杜黄裳、李吉甫等人都是主张平藩、颇具韬略的名臣。他重新恢复言官的地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促进自己的进步。在大臣的建议下,废弃宦官监军制度,将军队指挥权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此外,唐宪宗整顿了江淮经济,他政治了贪官污吏,恢复江南漕运的畅通,促进江南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对藩作战的经济来源。

  唐宪宗从继位稳定后就开始着手削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中央兵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以法度裁制藩镇”了的举措。他不断派遣将领武力镇压,首先征伐不服的藩镇,形成威慑效果,之后又陆续靠武力压服了不少藩镇势力,就连割据历史最悠久的“河朔三镇”也回到了朝廷的怀抱中,中央的权利一度恢复到唐玄宗时期。

  只要削藩能继续下去,中央政府彻底掌握军权指日可待,然而由于唐宪宗的早逝,元和中兴被迫中断。并且由于促成这场中兴的投入过多,大量削藩之战极大地消耗了唐朝的物力与人力,唐宪宗去世后唐穆宗继位时,唐朝国库已经无法之称如此庞大的军事开支。革命尚未成功,局势却又会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并且留下一个不好处理的烂摊子给继任者。唐宪宗去世后,朝臣开始逐渐反对推行强硬的军事政策,各地藩镇又蠢蠢欲动,并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元和中兴只是安史之乱后一次短暂的统一,虽然唐宪宗平定了部分反正的叛乱,却没能从根本上消除早上割据的根源,没能将破败不已的大唐拯救于水火之中。中唐之后,元和中兴只是昙花一现的盛世,自此之后大唐再无中兴,唐朝的衰弱已经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