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白莲教起义为何会发生在衣食无忧的永乐之治时期?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白莲教起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代白莲教起义”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场起义活动,因为起义发生时正值永乐之治,当时明朝百姓虽然不算富足,但起码衣食无忧。

  那么,为什么这种时候还会有人揭竿而起呢?

  发动这场起义的领袖唐赛儿,其起义的初衷是“私仇”。唐父被朝廷征召到卸石棚里当劳役,唐赛儿的丈夫又因向官府索要粮食时被公差殴打致死,公公婆婆咽不下这口气含恨离世。仇恨使唐赛儿不再对生活抱有希望,所以,她决意走上一条不归路,笼络当地百姓揭竿作乱。

  那么,为何山东百姓会群起响应呢?

  这还要从山东特殊的地理位置讲起。不论是元明之战还是靖难之役,山东都曾是主战场。所以,在靖难结束后,山东境内已沦为一片焦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朱棣夺取江山后,为了国家大计将首都迁往燕京。迁都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为了修桥铺路无数山东劳力沦为苦役,无法从事农业生产。

  前面我们也说了,我国古代百姓安分守己,是建立在“吃饱饭”这一先决条件下的。山东一带的百姓食不果腹,自然不会再顺从大明的统治,况且,山东向来不缺绿林豪杰。那么,为何在《明史》中,唐赛儿起义一闪而逝,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呢?

  这就得聊聊贯穿我国半个封建史的白莲教了。

  从“白莲”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该教派的教义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之所以白莲教能在宋朝以后广为盛行,就是因为其教义脱胎自佛教,且教义通俗易懂。经过长期流传,元代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都起了变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崇奉弥勒佛,宣扬“弥勒下生”这一本属弥勒净土法门的宗教谶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众滋事,间或武装反抗元廷统治。

  至大元年,朝廷忌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仁宗即位后,曾恢复合法地位。但十年后英宗即位,活动又遭限制。因此,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对官府抱敌对态度。加之其信徒以下层群众居多,故当元末社会矛盾激化时,一些白莲教组织成为率先反元的力量。并且,红巾起义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都是白莲教徒,他们以明王出世和弥勒下生的谶言鼓动群众,产生了很大影响。

  很多历史爱好者提到“白莲教”时,想到的就是起义造反。

  其实,这也是一种谬误。

  白莲教并不是“反贼”的代称,自宋朝以来,直至清末民初,白莲教亦不乏行善事者。那些靠宗教名义敛财或造反挑战社会秩序的,只占半数。这些以白莲教当做幌子的起义者,都拥有一些共性。这些领导人自称天王、佛母、金刚奴,与统治者唱反调,且他们起义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官逼民反”,一些起义者是带有“占地为王”的目的的。

  至于唐赛儿造反,既“官逼民反”也不属于“占山为王”,她只是想为丈夫报仇,多杀掉几个官兵泄愤而已。像这样单纯地以“私仇”作为目的的造反活动,势必不会走的长久。之所以唐赛儿在举事之初能打几场胜仗,完全是因为她占了官兵没有防备的便宜。且看整个起义活动,唐赛儿自发动起义到遭到剿杀,仅持续了两个月时间,而且,她选择的起义根据地也不是什么兵家要地。

  卸石棚只是一处相对偏僻的山寨,附近没有水源,也没有粮草补给线。明军想要对付这支起义军,根本不用强攻,只需以数倍的兵力将其团团围住,这支起义军必将不战自溃,内部瓦解。

  那么,唐赛儿最终是生是死呢?这个问题史书中并无定论。

  有人猜测,她死在了锦衣卫的秘密追捕中,也有人说她来到另一处山寨占山为王成为女土匪,更有一种离奇的说法称她遭到了官兵的缉捕,锒铛入狱后化作一缕青烟平地飞升,成为神仙。

  为了抓捕唐赛儿,朱棣甚至命人在青州一带大量屠杀年轻的女冠、尼姑,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对唐赛儿进行剿杀。

  笔者认为,更大的一种可能性是官兵没能找到唐赛儿及其残余势力的踪迹,毕竟,唐赛儿活跃于山区官兵很难追查踪迹。至于她有没有及时地逃出青州一带,这就不是我们能知道的了。

  在一些明朝戏剧中,出现了唐赛儿被锦衣卫缉拿,并剃光头发万般凌辱,以“骑木驴”之刑让她生不如死。估计,这些戏剧都是为了迎合明朝统治者而编写的,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毕竟,作为统治者来说,最看不得的就是唐赛儿凭空消失,只有将白莲教对百姓的影响全部消弭,将其抹黑,才是统治者所希望的。

  当然,这场没有掀起太大风浪的起义事件,如今已成过眼云烟。既然,唐赛儿行踪成谜,那么,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也没必要对这场意义不大的起义故事再行炒作了。

  值得一提的是,滨州人民为了纪念唐赛儿,在滨州城南、滨州黄河大桥以北修建了唐赛儿雕像,在原蒲台县西关原址上还修建了唐赛儿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