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揭秘西施并非是导致吴国灭亡的“红颜祸水”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西施是导致吴国灭亡的主要原因,这似乎已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历史定论。但是有两点可以动摇这个结论:一是吴王夫差好大喜功,连年穷兵黩武,大肆挥霍,掏空了吴国国库;二是越王勾践忍辱复仇的决心之大。如果这两个条件缺一个的话,恐怕再有几个西施也难以亡吴。

  春秋末年,强大的吴国攻打越国,结果越军因寡不敌众而大败。越国国王勾践向吴国国王夫差乞降。吴王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权臣的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

  当夫差的马夫。在这期间,勾践受尽吴王的百般刁难,忍辱偷生,在吴王面前百依百顺。三年后,吴王认为他们没有什么隐患,觉得他们已真心臣服,就把他们放回了越国。

  当勾践回国后,就立志要向吴国报复,恢复自己的威信。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想尽办法要削弱吴国的国力。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

  在民间寻觅美女。勾践欲采用美人计的方法来达到其政治目的。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有美丽的容貌,而且还要有常人没有的胆量,要聪明、机智。范蠡到民间几经挑选,最后决定让西施和郑旦担此重任。当范蠡初次见西施时,就被西施的美貌所吸引;而西施对这位年少英雄、气度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钟情。范蠡在赏识西施的美貌和才识的同时,就把事情的原委向西施道明。当时,西施就被范蠡对国家的忠心和热情所打动,表示愿意冒死前往吴国,早日拯救国家。

  于是,她们受到了越王勾践的亲自接见,并命人教她们歌舞、各种礼仪和化妆,让人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勾践还亲自给西施面授机宜。勾践把神圣的政治任务交给她们,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离间夫差和伍子胥的关系,想尽办法陷害吴王身边的忠臣。

  当时,西施带着亡国之痛,怀着爱国主义情怀,肩负着救越国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政治使命来到吴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对她宠爱有加,言听计从。

  她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机智勇敢,懂得如何讨得吴王的欢心。吴王为她建了馆娃宫,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等;还修了响屐廊,就是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一口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西施时常穿着屐在上面走,锤铺有声,所以夫差称这种屐叫响屐。

  自西施到了吴王的身边,吴王就整日沉溺于酒色中,不顾国家安危。春天来了,他带着西施就到采香径、玩花池游玩;夏天时,他们就在洞庭的南湾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调”。南湾有十多里长,两面环山,吴王将此处取名为“消暑湾”,并令人在附近凿了一个方圆八丈的白石池子,引来清泉,让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为“香水溪”;秋天两人一起攀登灵岩山,看灵石,赏秋叶;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夫差与西施披着狐皮大衣,令十多个嫔妃拉车寻梅,全然不顾嫔妃们汗流浃背,每次都要尽兴后方才返回。那时,夫差已彻底沉溺于美色之中,也顾不得朝政社稷,他带着西施挖空心思地玩乐,可见当时西施受到了吴王多少的宠爱。吴王夫差把万千宠爱集于西施一身,而西施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她时刻想着怎样让吴王高兴,怎样让吴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让吴王成为无道之君,荒废国事。对付吴王不仅是西施一个人,她身边也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伯嚭。伯嚭是吴国的大夫,深得吴王宠信,为人奸诈贪婪。越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经常给他送些金银珠宝,有时也给他送美女,为了得到更多的好处,他不惜出卖国家,与西施一道说越国的好话。

  自从西施来到身边,吴王就忘记了国事,

  整日住在姑苏台,与西施一年四季享乐游玩。朝中大臣有劝谏的,都被他或训斥、或驱逐、或罢官,于是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无道,就在姑苏台下进谏劝阻,但吴王还是不理。伍子胥觉得吴王如此势必祸国,劝谏又不听,于是称有病不再上朝。吴国的国力从此日渐衰弱。

  而此时的越国,在勾践的综合整顿之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已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嚭大夫巧言阻挠。

  到春秋末期,吴国与齐国关系恶化,吴王想要首先攻打齐国。但足智多谋的老臣伍子胥极力进谏首先要攻打吴国最大的心腹大患越国。如果攻打齐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势必对吴国不利。但伯嚭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

  这时,贪婪的吴国大夫伯嚭很受吴王的信任,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他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一心想离间吴王与伍子胥间的关系。结果吴王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嚭大夫为相国,还要给越国增加封地,被勾践谢绝了。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国趁国力强盛之际,攻打国力日益衰弱的吴国,大获全胜。

  从吴国灭亡的那刻起,很多人都认定西施是亡吴的最大祸害。这种说法未免太过偏激。西施只是一个弱女子,她有何神通能灭得了吴国?吴国之所以被灭,最重要的原因是越国方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深得民心。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从而一举灭吴。再者,夫差沉溺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西施只是在充当一个被人玩弄的工具罢了。她不过是加速了吴国的灭亡,没有西施吴国照样还会灭亡。罗隐有诗辩西施之冤云:家国兴亡自有时,时人何苦咎西施!如果西施是亡吴的罪魁祸首,那么当时越国的灭亡又该怪谁呢?

  所以说,“红颜祸水”并非真理,只能怪她们出现在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身边。那些帝王本身品性不端,才会导致亡国。可笑的是,千百年来这多少“祸国”的罪名都统统加到了“红颜”的头上。又有多少自诩爱国志士义愤填膺地唾骂女子祸国。人们就这么冠冕堂皇地把这顶沉沉的帽子压给了那些弱不禁风、柔弱无骨的女流之辈身上。这样的定论对她们实在是很不公平,如果她们不在那时出现,当时的国家就不会灭亡了吗?

  再则,吴国的灭亡还与当时国内的朝纲有关。试想,当时吴国有两个大臣,一个是伍子胥,一个是伯嚭。在对待西施这件事情上,伯嚭极力支持,伍子胥坚决反对,两大臣如此不和谐,吴国难道还会存在很久吗?

  在这一过程中,西施始终是一个无辜之人,她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救越国的百姓于水火之中、为了两个男人的花言巧语以其柔弱之肩承担了助越灭吴的重任,成就千古第一美人计。而那两个男人范蠡和勾践,一个是西施的情人,一个是西施的越王,两个七尺须眉却要靠女人来复国,这也太荒唐了。但当时的西施义不容辞地担当了这个重任,带着幻想、带着责任的西施成功了,可后来呢?“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很多人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的,他们不愿意让西施最后死于非命。于是有多情人就幻想着是范蠡带着西施泛游五湖,经商致富,两人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去了。可是历史是残酷的,西施实际上是被沉水而死的。女人就是这样被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上,需要的时候可以是巾帼英雄,也可以是替罪羔羊、红颜祸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总喜欢把国家的胜、败、兴、衰与一个弱女子拉上关系。

  俗话说: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不仅是中国男人争夺的对象,也是他们玩弄的对象。他们已经习惯了把责任推给女人来承担。比如说,仗打败了,便叫女人去“和亲”;国家亡了,就拿女人来“顶罪”。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根本没什么道理。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政治军事大权可一直是掌握在男人手里的。女人即便要破坏、要捣乱,又能起多大作用呢?又有多少可能呢?正所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这些被剥夺了参政议政权利、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女人,如何能担得起天下兴亡、国家成败的责任?

  这些红颜们,她们惟一的错误就是长得太漂亮,可这也算是罪过吗?帝王身边的女子是否就不能生得如花似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帝王身边的女子自然须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而这会不会因此而影响国政并不是取决于女子的美丽程度,而是与帝王自身的修养、品性直接挂钩。在古代那些有名的贤王名相身边难道就没有漂亮的女人相伴吗?所以说,帝王爱美女令国家灭亡,错并不在女子。女子只是一个替代品,她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更决定不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最主要的错误在于那些昏庸的男人,他们身为君王应该以国事为重,不该沉溺于美色不能自拔,最后导致国家灭亡。

  “红颜祸水”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在当时,一方面是男尊女卑,另一方面却把国家衰亡这样大的事情归罪于女人,使无辜的女人为昏庸的男人背黑锅,卷入男人争权夺利的漩涡,成为男权的工具。这也未免太可笑了吧!从所有历史事实来论证,西施并不能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