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是不是进步?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是不是进步?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朱明一朝的各种匪夷所思,以及明清以来的皇权专制,都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有关。首先说一下宰相应该是怎么一个定位;其次说一下相权越变越小的演变过程;最后说一下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的恶劣影响。

  1、宰相就是政府领袖

  百代皆行秦政制。所以,一切都要追溯到秦朝。但秦朝国祚太短。这就导致溯源的根基太薄。你想找点儿掌故旧闻都难。还好,汉承秦制,西汉照抄秦朝作业,秦朝怎么干、西汉就怎么干。于是,把秦汉连在一起,可以从汉朝丞相中发掘宰相到底是怎么回事。

  丞相是秦汉的官职称谓,其实质就是宰相。

  宰相是贵族时代流风余俗。在春秋贵族时代,祭祀是贵族的头等大事。而宰杀牲牛,又是祭祀的头等大事。所以,“宰”就成了贵族的管家。在“宰”之前加一个限定语“家”,变成“家宰”,就更清楚一些。

  贵族老爷是一家之主,相当于拥有所有权。但“君子不器”,贵族老爷肯定不会管东管西。那由谁来管?由“家宰”来管,家宰相当于掌握行政权。

  这是“宰”,那“相”呢?

  在家管内事的叫“家宰”,但还得有在外搞关系的。贵族出门社交,总要有个联络员负责礼仪接洽,或直接派出一个联络员跟人搞关系。而这个联络员就是相。

  宰相、宰相,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战国时代,春秋的贵族之家逐渐升级战国的君王之国。于是,化家为国。宰相不仅要替贵族管家,还要替国王管国。但对应最贴切的称谓,不是宰相,也不是丞相,而是相邦或相国。而丞相仅是相邦、相国的副手,有时候一个、有时候两个。两个的时候,就分左右丞相。

  相邦的地位,相当于国家的二把手,一把手当然是国君。你这么搞,肯定能把国君搞废。国君虽然是一把手,却几乎啥也不管;相国虽然是二把手,却啥都要管。于是,流变下来,就只剩下丞相。

  从这个起源,你就能知道丞相的权力一定非常大。贵族老爷,实际就是甩手东家,我只问我家产业的增值结果。但具体是怎么增值的,就要由丞相具体操作。同时,从秦汉皇帝和秦汉丞相的机构设置,也能发现这个情况,即君权弱而相权重。

  放在官僚制下,皇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机关衙门。但这个机关衙门,在最初只有六个办公室,分别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除了管穿衣吃饭的,就一个尚书跟行政能扯上关系,这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皇帝衙门是这样,那丞相衙门呢?

  丞相府内设十三曹,分别是管府吏署用的西曹、管二千石高官升降的东曹、管祭祀农桑的户曹、管朝堂奏章的奏曹、管民事诉讼的词曹、管交通邮政的法曹、管漕运输送的尉曹、管盗贼的贼曹、管罪法的决曹、管兵役的兵曹、管货币盐铁的金曹、管仓谷储存的仓曹、管簿录众事的黄阁。

  这十三曹是个什么概念?

  你就是把皇帝、太尉、御史大夫以及九卿衙门全都甩开,然后只留一个丞相府,它也能把管国家管好。

  所以,丞相是妥妥的政府领袖,国家行政,当时还包括司法、立法等一切运作,丞相全都要管。甚至,战国时候的相国或丞相,还能带兵出去打仗。那皇帝呢?传统国家,主权在君。所以,皇帝是国家领袖。但这个国家领袖不是啥也不想管的问题,而是啥也不能管的实际。官僚制已经把皇权限死。皇帝总共六个办公室,还有五个负责吃饭穿衣,还能干啥?

  2、皇帝一定要向宰相争权

  为什么刘邦非要把萧何投进监狱敲打一番?

  萧何、萧相国的权力太大,而刘邦、刘皇帝的权力太小。刘邦不这么敲打一番,自己都不放心。萧何搞个指鹿为马,刘邦马上变成秦二世。

  刘邦临死之前,吕后榻前问相,刘邦的回答是:萧何之后是曹参;曹参之后是王陵、陈平;其实周勃也不错,可以让他当个太尉。

  就当时来说,最合适当丞相的,不仅不是曹参、王陵和陈平,甚至都不是萧何,而应该是张良。那刘邦为什么不用张良?

  就丞相这个权力标配,再加上张良的贵族身份和顶级智商,那大汉天下到底姓刘还是姓张,真心不好说。

  丞相权力太大,大到刘邦只敢用笨人,而不敢用聪明人。所以,接下来,中国历史一定会上演皇权和相权之争。

  汉武帝专设内朝,把自己身边的尚书、侍中以及外戚将军们全都动员起来,组建了一个中央全面领导小组,自己亲任组长。然后,所有的国家决策都由这个领导小组出,而丞相和九卿衙门则晾在外面负责执行。

  内朝搞决策、外朝搞执行。那丞相呢?丞相就是个干活的。干不好、挨整,因为不听话;干得好、也挨整,因为抢风头。武帝朝的丞相,没几个能有好结果。

  然后,一直演变到了东汉。这段时间,就很少出现有作为的丞相。因为掌实权的是外戚大将军和侍中们。而这些人以及衍生衙门,清一色出自汉武帝的内朝。

  但是,这么玩,太不规范。

  你设个内朝看着外朝,但内朝也可能做大,然后皇帝还会被架空。关键是还有那么多郡守县令,这些人到底听谁的?名义上听丞相的,结果你却搞了一群尚书、侍中、大将军。这算怎么回事?

  时间长了,总要规范。而时间长了,皇帝还会被架空。到了隋唐,三省六部制逐渐成熟。而三省长官,从来源上说,几乎全是内朝官、宫廷官。

  中书省掌出令,长官称中书令。而中书,实际就是内廷掌握处理文件的意思。门下省掌复核,长官称侍中。而侍中,实际就是宫中侍奉皇帝的意思。尚书省掌执行,长官称尚书令。而尚书,实际就是皇帝秘书的意思。

  所以,三省到底是怎么回事?

  丞相权力太大。于是,皇帝争权。争权的方式,就是抬高宫中官、架空朝中官。诸葛亮《出师表》中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实际就是在劝说后主刘禅,别搞区别对待,皇宫里的官与朝廷里的官都是您的臣子。但皇帝肯定要偏向宫中官。因为这才是自己人。

  但久而久之,自己人也会变成陌路人。到了唐朝,这些人全都变成了朝中官,然后处理国家大事,而不再管皇帝家事。

  但是,相权却在这个过程中被削弱了。

  秦汉的丞相是领袖制,一个丞相领导官僚集团治理国家。而唐朝的宰相是委员会制,一群宰相领导官僚集团治理国家。但唐朝的一群宰相也抵不上秦汉的一个丞相。汉文帝的宠臣邓通不讲规矩,丞相申屠嘉一个手令就能把他叫到丞相府。如果不是文帝及时拦着,丞相就能直接处死这个邓通。而唐朝宰相肯定不会这么彪悍。

  但是,唐朝宰相还是比宋朝宰相的权力大。

  虽然没有独立的丞相府,却有位高权重的政事堂。政事堂会议,相当于中书门下两省的联席会议,被认为是大唐的最高权力机构。皇帝的命令,必须在“勅”字后面,加盖中书、门下两省的大印。如果不加呢?不加就是违法,“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勅”。

  如果从权力划分来说,秦汉丞相不仅管行政,而且管监察。因为拥有最高监察权的御史大夫,一般是副丞相。唐朝宰相,只管政府,却管不了监察。因为三省里没有监察的设置。而到了宋朝,宰相权力进一步削弱。

  首先是没法管军事,同枢密院并称“两府”,军事归枢密院管。其次是没法管财政,财政归了三司,即户部司、盐铁司和度支司。第三没法管人事,考课院、审官院分走了大部分人事权。第四出令受限制,必须先用劄子先跟皇帝沟通,然后才能出令。你这一套操作下来,宋朝宰相只能要多怂有多怂。

  但是,即便如此,宋朝宰相还能限制君权。南宋宁宗时,已经快亡国了,皇帝下了一道御札,竟让朝堂群情激愤,认为“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简单说,就是皇帝的命令必须从中书省下发,宰相们不仅要知道而且要同意,而不从中书省下发,就是严重违法,是要把国家搞乱。

  3、为什么废除宰相贻害无穷

  最近有很多书,都在批评秦制。有认为秦制是在榨取民间财富,有认为秦制是在压制人民自由,有人为秦制是在维护皇帝独裁。

  但魔鬼都在细节中。

  就丞相与宰相的设置来看,你能说秦制完全是在维护皇帝独裁吗?既然国家不是皇帝独裁、不是皇帝一家的,又怎么说它一定以压制百姓自由为己任、必须以抽取民间财富为目的?

  如钱穆所说,“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有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之所以出现诸多苛刻批评,就是因为少了这份温情和敬意。

  还有就是套用西方的贵族制、封建制以及地方自治来品评中国历史。这就不是在实事求是。欧洲的一个国家才多大,很多都不到中国的一个省。一省之经验,能套用到整个中国吗?王安石变法之前,一直在地方做官。他那套变法理论可以说都在地方上经过实践检验。但是,放之整个大宋的王安石变法,其效果又如何?非常糟糕很不理想只能失败。

  那么,中国就完全没有皇帝独裁、皇权专制吗?放在明清,还是可以这么说的。而原因就是宰相制度被朱元璋给废了。

  明洪武十三年,因宰相胡惟庸造反,朱元璋不仅干掉了胡惟庸这个宰相,而且还废掉了宰相这个制度。所以,明朝没有宰相。清朝觉得明朝做得漂亮,于是拿过来就开始抄作业,所以清朝也没宰相。

  之前说过,丞相和宰相实际就是政府领袖。不管是领袖制的领袖,还是委员会制的领袖,政府总是有头的。而如果没有宰相呢?

  三省没了,那就六部说了算。吏户礼兵刑工,走上前台。再加上一个管监察的都察院、一个管奏章的通政司和一个管平反冤狱的大理寺,和六部共同构成九卿,这就是明朝的政府组成。至于军事,则由五个大都督府负责。然后,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

  但朱元璋和朱棣还好说,而其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呢?这些皇帝真心难以领导整个官僚体系。于是,这就要给皇帝配一批能干的秘书,这些秘书就是内阁大学士。即便有得力秘书帮衬,皇帝还是难以有效应付国事。

  明制一天三朝,即“早朝”“午朝”和“晚朝”。也就是说,皇帝一天要跟大臣们见三次面、开三次会。除了批不完的奏章,还要一天仨会,而且天天如此,这得需要多大的自制力?

  于是,皇帝开始偷懒。但今日事今日毕,今日不毕,明天就接不上。关键是要跟大臣见面。人怕见面,因为见面就要说话,而说话切忌大声说傻话。别说领导,就是一般员工,该开的会没开,下一次就不是能不能发言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听懂大家说啥的问题。于是,越怕开会越不开会,越怕见面越不见面。开会不知说啥、见面还总挨怼。索性,皇帝就不来了,你们内阁看着办。于是,内阁权力变重。

  内阁权力太重,皇帝又不放心。所以,司礼监上场。内阁有票拟权,内阁说这事应该这么办,请皇帝同意;太监有批红权,代表皇帝说这事我同意,你们办吧。

  这么看,皇帝还是被架空,还是没法专制独裁。内阁大学士加司礼监大太监,不就是好另一个委员会制的宰相吗?

  一定要记住:明朝没有宰相。

  在唐朝,宰相委员会政事堂是可以发堂帖的,用堂帖号令四方州郡。明朝,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谁有这个法令的权力?宋朝宰相再怂,也敢跟皇帝叫板,诏令必须从中书省下发,不从这里下发就是乱政。明朝的内阁大学士都成了皇帝的私人秘书,他们能有这份威严吗?而且,大明政府也没有一个中书省。甚至,明朝皇帝都不是擅自发诏令的问题,而是甩开官僚制派太监去收税。这不是拿圣旨准备乱政,而就是亲自上阵直接乱政。

  如果皇帝“精力过剩”,那就更可怕。

  因为这时候就一定是皇权专制和皇帝独裁。崇祯在位十七年,杀了两个大学士。但大明王朝277年,总共才杀四个,崇祯就占比二分之一。其任命的十四个兵部尚书中,自己亲手杀了五个,革职、听参、坐牢还有四个。二品以上官员,崇祯杀了二十多个。除了杀人,还有换人,17年中换了17个刑部上书和50多个内阁大学士。

  崇祯自尽之前血书于袍,说: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大臣误崇祯,但你崇祯又杀了多少大臣、坑了多少大臣?

  历朝历代都杀大臣,但皇帝亲自动手杀,而且还杀得这么多、这么狠,估计只有明朝。“狡兔死、走狗烹”,皇帝杀功臣。但遍观历朝,也就明朝这么玩。王朝末期,不是皇帝杀大臣,而是皇帝哄着大臣干活,甚至被大臣反操纵。但明朝仍旧奇葩,末日大明还能杀功臣,而且杀得最凶。

  明朝皇帝的懒政,无与伦比。万历皇帝竟能28年不上朝。换到别的朝代,能行吗?皇帝趾高气扬、大臣伏低做小,这多爽!那明朝皇帝为啥不上朝?大臣说啥皇帝听不懂,皇帝说啥都是冒傻气,然后大臣也不给面子,都能抬着棺材往死里怼,皇帝还上什么朝?索性连内阁都不去了,躲在皇宫跟妃子、太监玩,这才爽。

  明朝皇帝的勤政,同样难以企及。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总共八天时间,送到宫里的奏章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而且,这些奏章并非一事一报,而是两三件事一起报,所以总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没有宰相,那就全得由皇帝批。所以,在明朝当皇帝,而且要把皇帝当好,绝对是份苦差事。

  于是,这就是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政事荒废,没人管;要么勤政到死,啥都管。而无论管得好、管不好,皇帝都要杀大臣。而大臣呢?除了站在道德制高点骂皇帝,就只能等着政治放逐和物理消灭。如果还不行,那就自污清白或本就不清白地做奸臣。

  而这些奇葩的全部原因,就是没了宰相。宰相的作用:

  一是抗衡君权,政府领袖的宰相是可以与国家领袖的皇帝,较量一番的,这样皇帝就没法独裁,也很难任性,相当于把权力关进笼子;

  二是作为缓冲,有个中间层,皇帝和官僚制都好办事,皇帝可以威严在上、官僚可以游刃在下,历朝历代的君臣关系就没有明朝那么恶劣的,而且一直恶劣;

  三是提高效率,宰相就是小人堆里挑出来的君子,起码也能明白国家行政,而皇帝怎么努力却很难明白,王朝末期的骚操作几乎全都出自某个昏君而不是某个奸臣;

  四是解决危机,自战国至明清,变法的成功概率越来越低,原因就是宰相无法领导整个官僚制齐心协力,大厦将倾没有力挽狂澜,全是抱薪救火,然后大家一起葬身火海。

  商鞅变法能成功,王安石变法没法说成功,张居正改革彻底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宰相的权力越来越小。而到了明朝,干脆没有宰相。而延续到了清朝,则更是皇权专制到了极限,大臣连自称奴才都是殊荣。形成这种糟糕局面,就是因为没了宰相。而朱元璋算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