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儒家和道家本是同源,为何却成了完全不同的流派?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学术流派最为灿烂的一个时代,其中儒家和道家两派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但是两家为什么后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呢?

  易学,博大精深,传说是由周朝皇室所著,对后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儒道两大思想体系就是由这一学术中衍生而出的,这么说起来的话,儒道两大思想其实算的上是同根而生,那么为什么它们却又各不相同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两大学说的创始人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他们着重看的是两部不同的易学典籍。其中儒学关注的是《周公·易象》,而道学的关注点则在《文王·周易》上,这两部书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后者没有姬旦为小成王教授的部分,因此儒学讲究德道,而道学则宣扬道德。关于这一点的区别,我觉着可以参考入仕与出仕的关系,一样都是入朝为官,但是进入的方式却截然不同,一种是有缘由的,另一种则是将入朝为官作为了奋斗的方向,而造成这两种方式差异的原因,就是起源于上述两部典籍的不同之处。

  因为西周当时流行宗法制,所以老一辈的精华都只传授给嫡长子,因此只有后来继任西周君主之位的,才能够阅览由姬昌所著的《周易》,这是属于他们的权利。也正是因为相同的道理,由姬旦所著的《易象》也就只有鲁国的接任者才能够阅览,这是属于他们这一派系的传家宝。

  从公元前一千多年到公元前五百年,这大约五个世纪的时间,晋国人都没有机会观阅《周公·易象》一书,一直到后来在公元前540年的时候,晋国国君才派遣手下的使者前去,接着拜访国事的由头才有机会观阅了一次,而实际上就算是周公的旁系后裔都是没机会见到的,而另一部《文王·周易》就更是连姬旦都难以一睹真容,寻常的诸侯群雄就更不必说了,在当时这就相当于国家机密,岂能是想看就看的?

  至于孔子,也是因为机缘巧合才得以观阅到《周公·易象》这本书的,首先他是鲁国人,然后他又做了司寇,虽然仅仅一年时间便被人辞退了,后来被迫开始周游列国,但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或者说收获了他这辈子最为重要的财富——借阅《周公·易象》这部书的机会。当时他作为国家高干,因为政事前去周王室拜访,最终得以认识了位任太史一职的老子。

  老子当时利用职务之便,已经先观阅了更加系统的《文王·周易》,而且可以说是达到了熟稔于心的水平,思想境界自然非常之高,比孔子不知道领先了多少倍。两人见面之后,孔子当即发现了他的不俗,心里微微的有些吃惊,而经过一定时间的了解后,他才明白了缘由,知道了他能达到这般境界的凭仗是什么。

  碍于规定,老子没有将这本书借给孔子,但是却透露一个非常重要的讯息给他,那就是在鲁国的太史馆里,藏有一部《周公·易象》。这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孔子自然是满心感激,回去之后立即前去太史馆借阅,细细的读了起来,直到烂熟于心,对书里的道理全都领悟透彻之后,这才作罢,而当时他已经是年逾花甲了。

  虽然如此,但是这两部古书仍旧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存在,无论是孔子他们,亦或是现在乃至以后的大思想家,都不可能将它们全都读懂,这并非是人们的愚钝,而是历史的限制,不在大脑的运算范围之内。当人,毫无疑问它们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就算是受其皮毛的恩惠,也一样能够得到很多的益处,现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从它们身上得到好处的人不计其数,因为每个人注重的地方不一样,对文章的理解不同,每个人得到的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样。

  老子得到的思想传承比较完整,相对来说孔子的就只能算是残缺版本的了,而完整版与阉割版的居然是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这一点从道家的出世和儒家的入世就能够看得出来,两派推行的主义也完全不同,一个讲究自然,另一个则信奉人文。

  相对后世来说,儒家思想应该更受统治者欢迎,不过关于这点或许又不能这么理解,因为说起来儒家思想在传承这么多年里,很多东西都为了迎合社会环境而反复修改,现今的儒家跟当时的儒家或许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情况,而这一点恰巧也能用儒家直到汉武帝后才被重视的事实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