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秦国需要大量的人力保证军需,秦国是如何把人同时生产和作战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国士兵,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秦国统一华夏大地的头号功臣,自然非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莫属,用法家著名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话说:“秦军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挡未尝不破”。根据司马迁所著《史记》统计,自商鞅变法强秦到秦始皇继位的前一年,秦国与山东六国共计大战65次,全胜58次,斩首129万级,拔城147座,略地14郡。秦始皇开启灭国统一之战后,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王翦灭楚时一次出动大军60万,几乎掏空了全国家底。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虽然已经摆脱了刀耕火种的原始模式,但单位面积的产量依然十分有限,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确保数以万计的军粮供给,那么,秦国是如何把有限人力同时用于农业生产和出征作战呢?

  15岁开始从军服役

  根据秦律,秦国男子到了15岁,就要去办理登记手续——“傅籍”,将自己纳入整个国家的“耕战”体系。“博籍”之后的男子,被称为“更卒”,相当于预备役军人,之后每年都要服1个月的劳役,虽然并不接受军事训练,却要在家乡承担修路、治河、开渠、漕运、运输物资等工作。通过这种集体劳作,培养其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管理统筹能力,养成遵守纪律和服从命令的习惯。

  接受各种军事训练

  大约20岁的时候,“更卒”就要转成“正卒”,先在地方部队里服役一年,负责当地的防卫和治安,同时接受全方位的军事训练。首先是走队列,要做到人人能够定位,保持行整齐;进退左右,俱成行列;起坐跪伏,俱从号令;疾徐迅缓,俱循节制。

  其次是信号识别的训练。就是学会如何在广袤的战场上靠听金鼓的声音、看旌旗的摇动,来领会将领们的指挥意图。要确保能够做到鸣鼓则进,并根据鼓声的轻重缓急来决定行动疾缓;鸣金则退,并根据金音次序来决定何时停止、何时后退。另外,还有军阵的训练,包括用于环形防御的圆阵;用于虚张声势、散开阵形的疏阵;用于集中兵力进行防守的数阵;用来突击的锥行阵;用来包围、夹击敌人的雁行阵;用于掩护侧翼的钩行阵等等多种。

  想法设法增强体质

  通过这一系列训练,秦军士卒从一名懵懂新兵逐渐成长为合格战士,适应自己队伍在军阵中的位置,知道怎样集中或分散,掌握各种阵法的变化及在高山、丘陵、河流等各种复杂地形布阵的技巧等等。为了增强体质,秦军内部除了徒手搏击、摔跤等格斗训练外,还会经常组织“蹴鞠”“投石”“超距”等多种形式的军体活动。其中,“蹴鞠”就类似现代的橄榄球。“投石、超距”则是投掷巨石和跳高、跳远,能够对身体素质进行高强度打磨。

  经过1年严格军事训练后,这些秦军士兵会根据个人水平和国家需要的不同,分别再开展步兵(材士)、骑兵(骑士)、车兵(轻车)和水军(楼船士)等不同兵种的针对性训练,并转服戍卒之役,服役期也为1年,其去向则有两个:一是成为边防军,平时戍守边疆,战时开疆扩土;二是成为“卫士”,去宿卫帝国的首都——咸阳。1年服役期之后,这些人将返回家乡重新成为预备役,定期服每年1个月的更卒之役。在需要时,重新被征集入伍,一直到自己过完60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