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为何会失败?损失了多少精锐?

  大家好,说起朱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我们都知道,明成祖朱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皇帝,他先后五次北伐蒙古,最终得以削弱蒙古的势力,巩固了北方领土,巩固了国土版图。而在这五次北伐蒙古的作战之间,有一次作战朱棣痛失十万精锐军队,得意门将也惨死沙场,这就是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

  明成祖在位期间年号为永乐。在永乐三年春(1409年),朱棣来到了北京。他是我国明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治国有方,历史中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征服蒙古、战胜倭寇等事件均是于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发生的。朱棣治国威严有序,可是好战的本性犹在心中慢慢生根发芽,以武治国更是他“说一不二”的本性的有力证明;至于郑和下西洋,也更是不惜劳民伤财、动用国力,只为在西洋小国之间树立起威严的形象。一个决策的历史影响往往好坏参半,今天就只以历史的角度来看看,明成祖朱棣在第一次北征蒙古之战中,精锐覆没、五大名将惨死的损失。

  朱棣在位之前,北方蒙古一族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骚动的迹象。蒙古族一心想要分裂独立,接二连三地寻衅滋事,发起大大小小的叛乱。朱棣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已经意识到了北征蒙古一事的重要性,平定北方叛乱迫在眉睫。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开始了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与此同时,明政府还赐予鞑靼、瓦剌各部以封号,表示想与北方建立友好关系的决心。朱棣上位后也凭借自己早年跟着哥哥在边塞作战的经验,从容不迫地发起了平定各方叛乱的作战,著名的“靖难之役”就是其中一个大胆而有效的胜利。今天所说的五大名将之中的丘福就是在“靖难之役”中一战成名。

  而平定蒙古却远不似朱棣想象的那么简单。那时候的蒙古分为两个部族,即东部鞑靼和西部瓦剌。当时,东部鞑靼和西部瓦剌之间的冲突频繁,但也却是这种实力相当的冲突使得整个国家的北方势力相对较弱,对中部暂未构成重大的威胁。但自从鞑靼推举本雅失里为新任大汗之后,鞑靼和瓦剌的冲突越来越大。最终鞑靼被有着明王朝联姻关系的瓦剌所战败。

  若是单纯的一个部族的失败不要紧,但瓦剌战胜鞑靼后,势力越来越强,整个北方领土都掌握在他们一族手中,这对明王朝来说明显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战败的本雅失里恼羞成怒,斩杀了明朝派来的使臣郭骥,并准备发起侵扰明朝的战乱。朱棣听说后暴跳如雷,命自己信任的将军丘福率十万精骑,同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一齐前往北伐。

  丘福,早年就跟着朱棣战无不胜,更是在靖难之役中夺得了头等功劳。位高权重的他带领十万军队一路北去,途中一路顺风,并没有遇到很多本雅失里的队伍。早期自己取得的胜利和此行途中的顺利使得丘福逐渐轻敌,警惕性越来越低。在一次与蒙古骑兵的交战中,丘福带领的军队俘获了一名“蒙古将军”。据这位“蒙古将军”所述,本雅失里被瓦剌击败后军心不一,在听说丘福要北伐之后逃到了卢驹河距岸不足30里的地方。

  失去警惕的丘福轻信了敌人的话,带领军队前锋前往追击本雅失里。当时众军都对这位自称“蒙古将军”的俘虏将信将疑,跟着丘福的副将李远、王聪都直言进谏不可大意,不能轻信敌军俘虏,要记得行军慎重。《明史纪事本末》中有李远进谏的一段话:

  “将军轻信敌闲,悬军转斗。敌示弱诱深入,进必不利,退则惧为所乘,独可结营自固。昼扬旗伐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烯炬鸣炮,张军势,使逢莫测。俟我军毕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师而还。始上与将军言何如,而遂忘之乎?”

  但谁承想丘福急了眼,不仅不听手下的劝谏,还扬言要“违命者斩”,众军只好跟着丘福继续前行。然而,他们果真还是落入了蒙古军队的圈套。行军数日的明军疲惫不堪,在众敌的埋伏包围下,原本旗鼓相当的军力此时也无法相互抗衡。

  《蒙史文献》记载,永乐七年(1409年),丘福率军北伐鞑靼,轻敌冒进,中伏战死,以致10万精锐全军覆没。王聪、李远在被包围的突战中战死沙场,丘福、火真、王忠也被擒杀。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的第一战,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