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消灭秦朝之后,项羽为什么不在关中称王而是回老家
对项羽和彭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到项羽留下名言,我们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当他看到秦王出行时说出的“彼可取而代之也”,充分展现了年少的西楚霸王身上的王霸之气。不过,项羽还有另一句令人津津乐道的名言,但这句名言,世人却对项羽作出了与其之前那句名言完全相反的评价。这句话就是“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后人认为,这句话正是体现项羽目光短浅这一特性的最好案例。
这句话的由来,是项羽在攻入咸阳,在关中地区获得绝对的统治权后,有人希望项羽不要东归,劝项羽以关中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利用山河之险与土地之沃,建立自己的霸业。然后项羽就说出了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那句话,原句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然后劝说者看项羽心意已决,忍不住讥讽到:“别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带着人的帽子,果然如此。”于是项羽就将那人丢到了锅里活活煮死。由这个故事甚至还延伸出了两个典故,分别是“沐猴而冠”以及“锦衣夜行”都带有几分讥讽项羽狭隘的眼界的意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项羽就那么想要回到故乡建都,并且甘愿放弃地理条件如此优越的关中,以至于最后几乎将其拱手让给了刘邦,成为了后者崛起的基础,难道真的是项羽目光短浅吗?
笔者认为,项羽选择东归称王这一史实,与项羽的目光短浅与否关系不大。原因很简单,哪怕项羽目光真的短浅,没有自己看出关中的意义,但在已经有人给他详细地分析了关中这一地方的重要性的情况下,项羽也不可能会不重视关中之地。而项羽明知道这一地区如此重要,却还选择回到故乡,笔者认为问题并不在于所谓的项羽眼界狭隘,而是项羽有着自己的考虑。
首先,从道义上来讲,项羽当时是没有理由在关中称王的。当初楚怀王在发兵攻打秦国之前曾经和军中诸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就让他在关中称王。然后通过历史我们知道,最后是刘邦通过各种手段,率先攻入了关中,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灭亡了秦朝。所以,按照作为诸侯盟主的楚怀王的约定,刘邦才是那个真正应该在关中称王的人,而项羽当时名义上依然是楚怀王的部下,所以,项羽如果在关中称王,首先是违背道义的。
当然,我们知道,项羽这个人桀骜不驯,本来就不是一个会对楚怀王言听计从的人,甚至楚怀王最后还是死于他专门派人的暗杀下,所以项羽完全可以不遵守约定,在关中自立为王,也没有人能够奈何他。所以,项羽最终没有选择在关中称王,还有更现实的理由。
我们都知道,项羽一生最为著名的战绩莫过于巨鹿之战。在这一场战役中,项羽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以少胜多,九战连捷,以两万楚军对抗秦军的数十万大军,最后一举击败秦军主力。但击败秦军以后,诸侯军队因为之前饱受秦军的压迫,于是纷纷报复秦军,导致秦军降卒中的不满越发增长。
当秦军降卒开始密谋自己的前途时,诸侯军将领将这一消息告诉了项羽,项羽于是和诸侯军的将领对这件事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秦军降卒众多,并且心有不服。之后将要进攻关中,要是这些人回到故地起了异心,必然会威胁到自己这一方的安全。于是决定将秦军的二十余万降卒全数坑杀,只留下了秦军主将章邯、长史司马欣、以及都尉董翳等三人,一同进入关中。
通过史实我们可以知道,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坑杀了秦军几乎全部的主力,而这些士兵大多都是来自关中地区的原秦国人,项羽这一行为使得关中地区无数家庭失去了父兄,害的他们家破人亡。再加上项羽进入关中后,屠咸阳城,杀秦王子婴,烧秦王宫,劫掠秦朝财宝和妇女,这些行为相加到一起,必然使得关中百姓对项羽恨之入骨,如果项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关中称王,那么必然会引起关中百姓的强烈不满,增大自己的统治难度,难免给其他诸侯可乘之机。
于是,项羽在综合考量后,最终在分封诸王时,选择定都于彭城,且下辖九个郡,成为了各诸侯王中实力最强,统治范围最大的一位,并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对于关中这一地区,项羽并非就彻底撒手不管将其直接送给刘邦了,恰恰相反,项羽通过诸多措施,试图阻碍刘邦成为真正的关中王。
项羽最后以巴蜀之地也算关中地区为理由,将刘邦封为汉王,让刘邦统治巴蜀和汉中地区。而真正的秦国关中地区,则被项羽封给了之前提到的秦朝三位降将,让他们作为刘邦东出的阻碍,试图将刘邦彻底困死在巴蜀地区,无法再东出争夺天下。项羽的考虑不可谓不周到,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样。
京剧《霸王别姬》
但最后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并在之前入关时就积累的关中百姓的好感的支持下,一举夺取关中,则是项羽始料未及的了,不过那都是后话了。起码当时的项羽作出了他认为的所能够作出的最佳选择,至于历史怎么发展,项羽那就是根本没办法预料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