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为何还有佣书业?
或许会有人对“佣书业”这个词汇比较陌生,其实正如标题所说,所谓的“佣书业”,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些文人受人雇佣,然后以“抄书”为业。
继而亲手抄出来的这些书,有的会流入市场,有的会被人收藏,在印刷之类的工具还没有出现的时候。
书籍的翻新或者批量化经营所依靠的其实就都是这种“集体式”的抄书。
正如《太平御览·王子年拾遗记》中的记载,“张仪、苏秦二人同志,遂剪发以相活,或佣力写书。”
也就是说,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以抄书为主的“佣书”商业活动了。
可问题是到了宋朝以后,明明已经有了雕版印刷,而且更是有了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那为何依旧会存在普遍的“佣书”商业活动呢?
毕竟不管怎么看,如果是批量化制作书籍的话,明摆着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存在不是吗?
而“佣书”费时费力不说,还费工,人工成本也是极高的一个存在,明显不具备什么效率可言。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宋朝在有了雕版印刷以及活字印刷以后,依旧普遍存在着“抄书”现象呢?
抄书的目的
那么首先,我们就得先来了解下宋朝的“佣书业”跟印刷术出现以前的佣书业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这些文人抄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就好比上文所说的张仪以及苏秦抄书的案例,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抄书,由于当时没有印刷术。
所以以抄书为主的“佣书业”也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市场。
可是在到了宋朝以后,这些文人抄书的目的实则已经变了,已经不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是演变成了一种为了学习而自发抄书的个人行为。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孤本书籍什么的并不想大规模发行,那么也就只能用抄书的方式来解决。
就好比宋朝著名的藏书家“陈思”在《书小史》中所列举的一个案例,“朱异,字彦和,吴郡人。居贫,以佣书自业,写毕便诵,涉猎文史,通杂艺。”
而且这样的事情还不是个例,在宋朝极为普遍,多是以寒门士子为主,即便是到了元末明初之际。
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宋濂”也曾有过以“抄书”自业的经历,就像他自己曾说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这诸多案例无疑就足以证明,自印刷术出现以后,虽然“佣书业”的市场确实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其依旧普遍存在的原因其实就正是因为目的变了。
不再是以维持生计为目的,而是为了学习。
宋朝佣书业依旧普遍的实质
大家想啊,雕版印刷术自唐朝就已经出现,而且在到了唐朝中后期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也就是说,其实在到了宋朝以后,其实雕版印刷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但是雕版印刷也有不足。
就是每印刷完一页书都得重新制作模板,而且无法循环利用,所以在成本上以及人工上其实也并不算低。
故而紧接着,刚到宋仁宗庆历年间,就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也就是不再是整块模板,而是单独雕刻出文字的个体。
其“活字”之名也正是因此而来,因为其不但可以实现循环利用,而且可以灵活的排版,即便遇到一些比较稀缺的字眼,也可以随时制作随时使用,大大减少了成本以及工时。
“活字印刷术”也因此而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项重大革命。
但对于宋朝的这些士子而言,这些印刷术的出现虽然压缩了“佣书业”的市场空间,使得很多寒门士子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样靠“抄书”维持生计。
但依旧可以靠“抄书”来获取知识。
俗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印刷术固然大大提升了出版书籍的效率,可是其俨然如同我们现代人在电脑上的复制粘贴一样,就是两个按键的事。
即便一遍又一遍地复制粘贴,我们真的能记得复制粘贴了什么内容吗?显然不能,虽然方便,但属实对学习无益,否则谁还复制啊。
再加上印刷出来的书籍也是要投放到市场卖钱的,这些寒门士子寒窗苦读,就连吃饱都难,哪里会有多余的钱财来买书。
所以很多都是从有藏书的家中借的,抄书的目的也正是如此,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另外一方面也主要就是为了能在自己跟前也留一份。
结束语
简而言之,宋朝之所以会在拥有雕版印刷以及活字印刷的情况下,依旧普遍存在着以抄书为主的“佣书”活动。
其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是佣书业的市场份额原因,而是“抄书”还能够给当时的寒门士子提供学习价值。
从而使得寒门士子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提升,这个原因,实则才是在印刷业蓬勃兴起的情况下依旧普遍存在“佣书业”的主要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