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囚犯和男囚犯相比,为什么官差会愿意押送女囚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女囚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颁布通行全国的法律,比如唐朝的《唐律》,明朝的《大明会典》等。律法颁布之后,如果再有人触犯这些法律,那么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刑法种类多如牛毛,既有简单的廷杖、坐牢,也有残酷的凌迟、车裂,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惩罚——发配流放。
发配流放主要是将放人押送到荒凉的边疆或者环境恶劣的地方,让他们远离故乡和家人,以此达到惩戒的作用。比如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里描述的无定河,就是唐朝犯人发配的地方,到了清朝,朝廷发配犯人的地方为宁古塔,地处黑龙江苦寒之地。
在封建社会,女人讲究“三从四德”,她们一般很少外出,也不能出仕为官,所以历史上真正犯罪的女人极少。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女人才会被流放呢?根据史料记载,女犯人被流放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因家人牵连而被流放,比如一位官员犯了贪污、渎职等严重的罪行,皇帝会将官员处死以儆效尤,而他的妻女虽然死罪可免,但一般会被发配流放边疆。第二、女人生活不检点,因私通、失节等罪行被流放。
流放虽然免去一死,但其实对犯人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更加摧残。因为流放的目的地都是荒凉的边疆地区,路途遥远,很多犯人都熬不到终点就死在了路上。即便到达流放地,等待他们的也是成为奴隶或苦工,要每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既然有人被流放,那就一定要有官差负责押送他们前往目的地,可这个差事在衙门中很少
有人愿意做,因为流放之地偏远莽荒不说,一走就是几个月不能回家,而且路上要是遇见几个土匪、山贼,恐怕还会搭上性命。
虽然没人愿意押送流放的犯人,但如果在犯人中有女囚犯,那情况就会大为不同。相比男囚犯,这些官差还是非常喜欢去押送女囚犯的。既然都是押送流放的囚犯,为什么官差愿意押送女囚呢?男囚犯和女囚犯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对于这些疑问,历史专家给出了几点合理的解释,首先押送流放囚犯的官差一般都是官职低微之人,这些人俸禄极低,在押解流放囚犯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犯人家人、朋友的钱财,希望他们在路上对犯人进行一些照顾。可是上路之后天高皇帝远,这些官差早将银钱私藏起来,照样对犯人又打又骂,参照《水浒传》中林冲的待遇。
而女囚犯因为身份特殊,家人朋友为了她们的安全和名节更是要巴结押送的官差,送上丰厚的银钱,只希望他们在路上不要侵扰女囚犯。因为在古代女人名节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除此之外,女囚犯身体素质都很差,一般很难经受住上千里的流放路程,很多人在半路就都累死、病死了,因此官差也可以尽早回去复命,加之押送男囚犯更加危险(万一碰上武松样的犯人岂不是会把小命搭进去),所以官差都会抢着押送女囚犯。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人性丑陋的一面,只有金钱至上和自私自利。
参考文献:《古代流放制度考》